心 安
张卫军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觉得人生最惬意的是“心安”二字,季羡林老先生也说“心安即是归处”。所谓“心安”,就是心里没有后悔的事,没有亏心的事,没有想不开的事,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正如大肚弥陀佛,以慈悲、以笑口常开、以心安面向这个世界。
夏日的台风呼啸着、旋转着由南至北,随风而至的瓢泼大雨哗哗啦啦从天而降,在这雨声、风声合唱的早晨,晨曦淹没在乌压压的乱云之中,唯有清冽的雨透出晶亮、晶亮的光,让心情宛如洗了一把澡,不由得又想到了“心安”二字。不争不辩、不怨不哀、安于当下是生命的清欢。
世间有很多事看似随缘,实际与心情有关,呼呼啦啦的台风魔鬼般狂暴,让心情随风而悸动,不由得牵动了脑神经流浪汉一般四处乱窜,浮想多多,今生,来世,曾经的得与失,过去的苦与乐,各种景象宛如小时候小学操场的露天电影,闪烁着许多的故事,不因为天气的风雨交加而中止,但心却始终如一股清泉荡漾静静的涟漪,因为曾经平淡,所以心安;因为曾经无欲,所以心安。生命的过程是白纸上的黑字,好的文字就是一行行清清白白的、由清澈灵魂描写的。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唯有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眼热权势、不艳羡富贵,活得纯粹、活得自然,才能求得一个心安。说归说,做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如今世界,很难能够心静如止水,物欲的,官瘾的,浑浊的世界,就是人们内心感觉最清净的佛教圣地也是闹腾得很。
我基本上在大年初一和初五早晨都要去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南通狼山爬爬山,以庆祝又过了一年。不过心情的安静总被那举着高香、熙熙攘攘的人群而荡起波澜,众多天不亮就爬上山、进了庙宇的人们,无不是都想着有一个好运,财运,官运,桃花运,“财神菩萨就到我家”,轻烟袅绕中全是与当下浮躁相匹配的臆想,难有心安,我感觉如此景象让生命的章节少了留白,多了许多、许多沉重的欲望,内容多了,私念多了,一行行生命的文字想来也就成了如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
心安就是幸福,好像很多人都说过,我的内心也说过。不知道是经历过太多,还是原本就不太喜欢热闹的内心,我的感觉生命的惬意应该来源于淡雅的心灵感悟,一切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追求什么,仕途,财富,名声等等都是身外的宛如古时众多名仕追求的清雅淡泊,一杯清茶、一支竹笛,或是一壶老酒,写上几段心情文字,神仙多会羡慕的日子。
送别战友、朋友和亲友很多次,在肃穆的氛围里也有许多感悟,曾经的名、曾经的权、曾经的财富到了此地都会化作一缕青烟,此刻想了更多的是:人还是轻松地活着最好。
生命既然是一个过程,就会有始也有终,一切随意、一切随缘,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尽心过、努力过、付出过,没有损人过,没有损坏社会过。生命最大的幸福就是“心安”,夜晚一个呼噜可以一直到天亮,没有过多的欲望。人与人,人与社会永远都是真诚,我的舅舅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好人,一辈子随遇而安,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也是再三交待子女不插管、不做无谓的治疗,心无旁骛,安安心心、安安静静地走进天堂,或许这才是随心随意的人生,是一份心安,是真是的自己。
随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心安是人生的大智慧,当下即是生活,心安即是归处。年轻时要随心,年龄大了要随意,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有一句话是“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笑死人”。不要比,没法比,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可比性,哲学家说:运动是永恒的,因时间、因地点、因人物的不同。世界永远都是差异性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阐明了深刻的哲理。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时,接触的已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上游来的新水流,客观事物就像河水一样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所以说世界没有可比性,只有自己是否过得心安、过得开心。
过自己的日子,开心自己的心情。如早早起床走上十里路,手持一部手机拍拍沿途风景,看看市井生活,品味一道大众化的豆浆油条,或是与菜贩还还价,做做自己喜欢的美食,写写心情文字,心安,安逸,寻找自己的快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幸福是感觉出来的,心安了,幸福属于自己的,你觉得幸福了那就幸福了。
总之,一句话心安是归处,开心就好,不必在意他人,也不必在意生活的各类嘈杂,大房子住人,小房子也住人;山珍海味是吃,乡土菜肴也是吃,让自己心安,让自己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