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常宁的六口之家很是幸福!

丈夫有手艺、妻子贤惠勤劳能干,大孩子上小学,三个小小孩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刚到上幼儿园年龄。
家里还新盖了宽敞明亮的五孔大石窑,在那时来说生活虽然不算特别富裕,可是在整个村子来说也算数一数二的户子,每每投来羡慕的眼光。丈夫通年在外耍手艺很能挣钱,妻子在家种责任田,还有经济作物,收入颇丰。
正当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时,幸福美满的家庭突发变故,尤如晴天霹雳,刚过而立之年的丈夫在一次劳作中意外身亡。给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雪上加霜,带来了不幸。大哭小叫,好端端的幸福之家,由于丈夫的身亡,却毁于一旦。
就这样女强人常宁,含泪掩埋了丈夫,拉扯着四个孩子強忍悲痛,艰难度日。
过了几年,亲人们劝说她,再找一个男人呗,好和你哺养这四个孩子。
起初要强的常宁不同意,在亲友的强烈劝说下,常宁打破了心理防线同意了这门亲事。
这个不到四十的男子,回来后倒也和常宁大人娃娃的关系,也还可以。该男子也较为能干,买汽车办厂矿,很快家庭生活就有了起色。
眼看好日子已经露了头,哎人算不如天算,好景不长也就是二三年时间吧,这个男人患重病不治,而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使这个家庭又一次陷入困境,常宁只好含泪将这个男人葬入坟墓。二婚男人再次死亡,使这个悲催家庭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这时常宁的四个孩子也一天天长大,饭量大增,上小学的学杂费也挺高,家庭开支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亲人们看到常宁这孤家寡人的生活,也倍感交集。
亲人们打问见镇上有户人家的儿子想找常宁了,前提是往回娶了,就这样经过多次协商,常宁与镇上这家的儿子结婚了,四个孩子也随母带回来了。
镇上这户人家房子很大很大,剩余的宅基地也很多很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地盘子?这户人家不够王道,品行不端。
八十年代初,土地很不值钱,生产队的土地,凡挨住他的地,这块也是他的,那块也是他的,讹造的不行,队长为了省心和社员商量,那些土地让他要去吧,土地也不值钱。
就这样,村民也同意了,这就形成这户人家宅基地是最多的。常宁娘们五人回来这里居住,亲人们很看好,尽管家里经常闹矛盾,不够和睦,可是毕竟牛圈里踢不死牛,就这样常宁,持家理财,四个小孩上学,生活倒也过的很惬意,而且这里住下确实前途无量,若大的剩余宅基地,多盖上些房子赁出去,光房赁钱也全家吃喝不完,村上还年年分红。
这样一桩美事竟被常宁的亲人,给挑拨离间破坏了,促使常宁走上了漫长的,离婚打官司之路,男人家被常宁几年折腾的怂下了,无奈之下这桩在外人看来,有着美好前锦的婚姻,以离婚收场。
这次离婚给常宁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次离婚也给常宁的儿子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次离婚也给常宁的女儿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因为这个镇是挺肥富的开发大镇!
离婚后常宁回到了原点,当时唆使她离婚的那位男人,承诺只要你离了婚,我保证跟你结婚,给你幸福,常宁信以为真!可是待她真的离了婚后,那位承诺人却逃之夭夭了,不理她了,原来她上当了,是哄小孩了。
常宁不知跟那位承诺者打了多少次口水丈,包括肢体动作在内,常宁已经没有了办法了,最后让她女儿跟其父理论,其父却说晚辈婚事,我不介入,我可不管,一推个六二五。
他父亲根本不管,连句顺心话也没给常宁说。无可奈何的常宁,离婚后的常宁,又带上四个儿女,过上了她那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她是多么的悲哀!她是多么的悲催!
又过了若干年常宁在打工生活中,又结识了一个未婚的打工男,该男子倒也精干,实在,很爱喝酒,不善言辞。
该男子和常宁大约过了一二年生活。该男正筹备结婚事宜,却不幸离世!死因不明!哎!常宁在其灵柩旁失声痛哭,倾诉她的悲残遭遇就这么个!在众乡亲的劝说下常宁擦干眼泪带上四个未成年孩子再次踏上她那悲催的人生之路。
大约又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常宁在打工中又一次结识到一位带两个孩子的中年男,他们快速相识了,也快速相爱了,也快速走到一起了。
该男子有头脑会说话善于交际,也会挣钱,和常宁感情也好,对待这四个孩子也不错,而且这四个孩子也爹爹长、爹爹短叫的很甜,该男挣的钱也全部交给常宁,实际上亲人们也很看好这门亲事,常宁的命运实在是太苦太苦了,亲人们也盼着常宁时来远转走向康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半路地又杀出个程咬金来,这个程咬金倒是给了常宁些钱帮了些忙,可是一山容不下二虎,哪有不争斗得了,该男回来时,常宁也揙勺子扬笊篱,总是不喜色,就这样两人争争吵吵,吵吵争争,这个陈咬金还时不时给加量,赶快打发赶快打发,我认可了,我养活她们一辈子!
就这样该男硬着头皮把女子给出嫁了,把媳妇子给娶过,给孙子过了满月宴,该男无奈走人,(实际上该男也看到人家对咱不好,咱自己走呗!)该男走了之后,常宁还找了几次让其回家过日子吧!可是该男子去意已决!
多年后常宁的儿子亲口说出心理话,如果我妈不要折腾,如果我妈不要离开镇上,我还用这么受吗!其儿子说的是实在话!目前常宁倒也女乡外甥儿孙绕膝,倒也算活成了,再没找男人,五十多岁的她。。。
人生在世天时、地利、人和,我认为,命运也相当重要!还有凡事多动脑筋、少折腾!
王埃锁,男,家居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化皮沟行政村中沙墕自然村。中专文化。七十年初我在本大队当了很多官,还入了党,在信用站干了二三十年,平时爱好写作,还给县广播站时不时写些稿件,是农民通讯员。改革开放后,先后在府谷卫校乡村医生提高班、府谷卫校中医提高班、榆林地区儿科急救学习班学习四年!经省卫生厅考合发给《中专水平证书》由于学习刻苦,在加上四十多的临床实践,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深受当地民众的信赖,人称“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