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输在执着于务实
“实”的对立面是“虚”,“实在”的反面就是“虚无”。
《道德经》里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佛家也讲:“真空生妙有”。也就是“有为子,无乃母”。还有一句话是“空中生万象”,“万象归一”。
我们的凡胎肉眼是及其狭隘短浅的,大多的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现在科学将其称之为“暗物质”。也有称为“神物质”、“第六感觉”、“多维空间物质”。
越高级的物质、思维、能量其能量越大,主宰力越强,越具有隐蔽性,不可知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感知手段还没有感知到的称其为虚的。这些许许多多的虚的决定实的,看不见的决定看见的,能量高的决定能量低的,无论你承认与否,这是大千世界的一个事实。
大千世界信息连,活化挂通知天机,承认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万物普遍联系观点就要承认大千世界信息连的观点,所以“现实物质”与“暗物质”相互作用也就是“实在”和“虚无”的辩证关系。

人常说“从无到有”,却不说“从有到无”,为啥?就是因为首先是虚无,然后才是实在。所以“虚无决定实在”。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中庖丁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所好者道也。
就是说,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研究其规律,在宏观方面感悟虚无的大道,这是远远超出术这个层面的东西,因此才可以施展出超乎寻常的技艺。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如果一个人只有技术,而不懂其道,那么他是没有办法升华的,没有办法超越的。他只能称之为一名技术员技术领导。
因为他对那种虚无的大道,没有感知力,自然也就得不到那种无形正能量的贯全身。
庖丁以无厚入有间可以把刀使的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在牛骨头缝隙之间来回穿插,游刃有余,而别的厨师需要一个月换一把的刀,在他手里,一连十九年都没有换过。
当一个人悟了道,领悟了虚无之后,就可以这样神奇,他可以把任何一门技术发挥到极致。
我们大多数人只在乎具体的技能,而忽视那个虚无的“道”。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高手是以“无招胜有招”!
如果一个人成天执着于忙里忙外,那么这个人也很难有大成就。因为他缺少了那种可以于宁静中,感悟世间“虚无”力量的机会,失去了形神合一,功到自然成的本领。
所以说,真正的高人,他们会懂得把握“虚无”的力量,以“虚无”主导意识,在“虚无”中奔发灵光,放空一切,推陈出新,进而成就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