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韵 精 华 版】


《鸿硕诗话》选粹十五:
浅谈近体诗体式及其它
文/张兴泰(鸿硕)
题记:“诗必有法,诗无定法。有法是诗的皈依,无法是诗的极至,看似无法,实则有之,游刃而已。”(《鸿硕诗话》)
一、正格体式
正格体式按四种基本句式
仄仄仄平平<A>
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仄<a>
平平平仄仄<b>)
运用这四种基本句式,再按粘对关系构建。
在同一联中,出句与对句是对的关系,出句第二字是平,对句第二字必须是仄,出句第二字是仄,对句第二字必须是平。
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是粘的关系,即:对句与出句笫二字平仄相同。
再知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法则和对仗(律诗用)即可构建近体诗(律绝,律诗)正格二十八种体式。
有几点要注意:
(一)仄仄仄平平(A型),句式第三字不能不论,第三字必须是仄声,否则三平调,诗家大忌。
(二)平平仄仄平(B型)句式,第一字是仄声,笫三字必须平声,即:仄平平仄平,否则,犯孤平,诗家大忌。
(三)平平平仄仄(b型)句式,第三字不能是仄声,否则,三仄调。
请看诗例: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通过五言可推及七言,通过五绝可推及七绝,通过五律可推及七律。具体说来,只需在每句头两个字(头节)前加上与之音节相反的两个字即可,即平平前加仄仄,仄仄前加平平。知道对粘关系,还可以通过律绝推及律诗。
仄韵式,第二句脚韵必仄,第三句白脚必平。
二、变格拗救
变格拗救归纳起来很简单,就以下四种:
(一)
正格句式:仄仄仄平平(A)
变格句式:仄仄平仄平
(王力先生说特例,几乎不用。)
诗例:
八月湖水平(孟浩然《临洞庭呈张丞相》“湖”拗,“水”救。)
(二)
正格句式:平平平仄仄(b)
变格句式:平平仄平仄(与正格具同等效力,排律可用。一,二字必须都是平声)
诗例:
寒梅著花末(王维《杂诗》)“著”拗,“花”救。
(三)
正格格式:
仄仄平平仄(a)
平平仄仄平(B)
变格格式: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出句四字拗(大拗),对句三字必救,出句三字拗(小拗),对句三字可救可不救。排律不用。
诗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不”字拗,“吹”字救。
(四)
正格句式:平平仄仄平(B)
拗救句式:仄平平仄平(一字拗,三字必救。)
诗例:
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砚山》)“往”拗“成”救。
七言同理。
三、其它
王力先生说:“拗而能救不为病”。
最近,我翻阅了《唐诗三百首》及相关书藉,陈述如下:此书共313首,其中律诗214(不含押仄韵的,押仄韵《唐诗三百首》算在古风中),古风99首。
这214首中都合律的196首(含正格、变格、拗救)。请注意:这196首中都是正格,没有变格或拗救的为101首,有变格或拗救的为95首,约占48%以上,正格、变格都属律诗这在文学史上己是约定束成的东西,这么大的比例有些诗群,有些主编不算律诗是否有失偏颇?
别的变格不说,现将争议大的大拗变格《唐诗三百首》中所含作品抄录如下: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此”拗,“空”救,《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拗,“吹”救《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古调虽自受,今人多不弹。(“自”拗,“多”救。《弹琴》刘长卿)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霁拗”,“增”救《终南望积雪》祖咏)
向晚意不适,驱車登古原。(“意”、“不”拗,“登”救《登乐游原》李商隐)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有”拗,对句“暮”拗,“相”救《归嵩山作》王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有”、“代”拗,对句“往”拗,“成”救。《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客”、“竟”拗,对句“小”拗,“花”救。《落花》李商隐)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未”、“忍”拗,对句“眼”拗,“仍”救《落花》,李商隐)
渐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骨”、“肉”拗,对句“转”拗,“僮”救。《除夜有怀》崔涂)
诗仙李白也有,请看: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月”“未”拗,对句“望”拗,“江”救。《挂席江山待月有怀》,此书未收。)
……
由于有这样的句子,就出律吗?这些诗就不是律诗吗?
我意:把变格排出在律诗之外是不对的。我们强调格律是诗特有属性的需要,″律随情意,体缘律立”,语音、语义相得溢彰才能更充分表达感情,但不能为此就用正格把诗的格律禁锢起来,不承认变格是不对的。
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张兴泰,字霜子,号鸿硕,吉林省大安市人,高级政工师。先后出版诗集《霜子吟》《张兴泰诗歌精粹》《诗镜文心》(鸿硕诗文集)、该书续集、《鸿硕诗话》《情韵悠悠》(十情集)《诗词律要讲座》《鸿硕诗话选》《鸿硕诗歌别裁集》等。获得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优赏奖,代表作《父亲》《枯荷——献给母亲》获得中国首届名家文豪杯一等奖,个别作品获得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现任《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执行主编,中国韵律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雅园学会理事,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顾问、研究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被当代诗人作家认证为书籍古诗词主编、当代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豪名家精品选集》编辑部文学顾问,被书籍《世界诗歌作家选集》旗下几大评台特聘为金牌金笔诗人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