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30)
曙光终将破夜空
——读毛主席《清平乐•会昌》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清平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是毛主席离开中央苏区长征前,作的最后一首苏区诗词。此时,第五次反围剿持续了近十个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失守,百万敌军紧逼苏区中心区域。被排挤处于无权地位的毛主席,亲临前线进行军事调查,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踏遍青山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城外的山峰,起伏不断一气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是啊,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诗人的心情虽然苦闷,但并不消沉。他豪迈地宣称自己“踏遍青山人未老”——这是他这种精神最集中的艺术写照。他所看到的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而远望南粤“更加郁郁葱葱”。“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豁达,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诗人曾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首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他的忧虑和愤懑。
这就是毛泽东!他身处逆境,心中所想的,始终是党的事业,是大局,是全局。有感于此,特作:
《曙光终将破夜空》
赣南登顶会昌山,
郁闷心情可释然。
极目苍峦连海色,
聚焦大势赋词篇。
晨曦总会划天幕,
好景终将普世间。
莫道危局如累卵,
运筹帷幄挽狂澜。
(2015年10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