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29)
七 彩
——读毛主席《菩萨蛮•大柏地》
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大柏地在瑞金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2月10日至11日,在大柏地击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大获全胜。1933年夏,毛主席重过大柏地,这时,他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排斥,已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望着残垣断壁、斑斑弹痕,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用形象思维,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一开头七个颜色字,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传神描绘了一幅(fú)斑斓的夏日黄昏图。究竟是谁手持彩绸临空翩翩而舞?雨后升起的太阳分外艳丽,被雨洗过的群山格外苍翠,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感觉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下阙用比兴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联想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过去写到现实,由叙述转到抒情。这可说是词的主旨所在,画龙而点睛。“弹洞”“装点”,这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在一般人眼中,弹洞不是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因为它展现了一种新风景,诗人于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全词情景交融、气势高远、意境深邃、语句跌宕优美。诗人以欢快的笔调、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描绘战地风景,歌颂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表达了对战争、对美的独特看法,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和革命人生观的熏陶。感而得句:
《七彩》
如椽巨笔绘天穹,
叱咤风云写战争。
烈火纷飞杀赣匪,
硝烟漫卷覆长空。
前村弹洞留嘉景,
满目关山缀彩虹。
可想厮杀多悲壮,
物随心喜美词风。
(2015年9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