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jiē)何及!
大意是:
吉安白云山顶的浓云像是愤怒地站立起来,山下的冲杀声震天撼地,连那枯朽的树木也都齐心合力迎战敌人。
红军从山上猛冲下来,枪枝如林,直逼敌阵,如同飞将军李广从天而降。
十五天长驱七百里,从苍茫的赣江边一直打到青翠的闽山,红军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势无阻挡如同卷席。
有人在那低声哭泣起来,“步步为营”已经失败,悲叹又有什么用呢!
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大围剿”失败后不久,1931年4月,又指挥20万军队发动第二次大“围剿”。改“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失败战术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术一路紧逼。毛主席亲自率军,仍坚持“诱敌深入”方针,5月16日至31日,连打五个胜仗,横扫700里,从赣江之畔直达福建建宁,共歼敌三万多人,缴获枪械两万余支,粉碎了第二次大“围剿”。是年夏,毛主席再作《渔家傲》,通过对白云山之战的生动描绘和倒叙整个战役的艺术概括,歌颂了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和人民战争的无敌威力。
上阙采用侧面烘托和正面描绘相结合的手法。起句拟人、突兀奇拔、声势逼人。“枯木”句仍为拟人手法。
下阙起始三句:形象地描绘了红军远程突击、所向披靡的雄伟气势,其中第一、三句用豪言续写,中间夹一句点染战地山河壮丽景色,触景生情,文笔摇曳多姿。“有人泣”两句笔锋一转,说蒋介石妄图以“步步为营”战术荡平苏区,气势汹汹而来,弃甲曳(yè)兵而去,自嗟自叹、向隅(yú)而泣,一副滑稽丑陋的可怜相,活现读者眼前,笔调辛辣,极为传神地嘲讽了敌军,歌颂了胜利。正所谓:
蒋帮围剿野狼嚎,
怎奈红军战术高。
壮美词篇交响曲,
磅礴气势傲云霄。
(2021年4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