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26)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大意是:
万千枫树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红军战士一腔怒火直冲云天。
大雾笼罩龙冈深暗的连绵群峰,我军齐声高呼,前线杀敌活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敌兵又来侵犯,狼烟四起遮掩了半边天。
我将唤醒千百万工农大众,同心协力,那时不周山下红旗遍插迎风招展。
1930年8月,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统筹兼顾“剿匪”,自此,由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蒋“中央”统领下的“围剿”。
同年10月起,蒋调集10万多人,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官,第十八师师长兼江西剿匪总指挥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大“围剿”,进攻赣南、闽西。红一方面军4万多人,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12月30日,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全歼其师。龙冈:在江西永丰县南端,山峦重叠形势极险。新年伊始,再度乘胜攻击,至1月3日,共歼敌1.3万人,成功打破第一次大“围剿”。毛主席遂在马背上吟成此篇。
上阕写作战的胜利。
下阕再发雄音,以表迎战第二次“围剿”之决心。第二次“围剿”,何应钦任总司令,总兵力20万。
“不周山下红旗乱”:《淮南子•道原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诗人活用神话故事,在他眼里,共工是胜利者,是敢于革命的英雄,用其以头触山,来比喻红军将士终将推翻蒋家王朝。不周山:古籍说它在昆仑山西北,现常见的说法是帕米尔高原。
建党百年,再次拜读这首《渔家傲》,记感如下:
升级会剿成围剿,
频犯苏区蒋匪凶。
深入诱敌施巧术,
英明统帅用奇兵。
(2021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