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计划提拔一批年轻干部,各部门很多具备条件的年轻人都忙着活动了。我在市信访局办公室一呆十年了,位处副科干部。这天,局长对我说:“你想不想动一下?咱们局这次推荐提拔干部,把你推荐上去。“我对局长说:“服从组织按排。"
说心里话,大学毕业后被按排到市直机关工作我感到很意外和高兴。多少人都热盼去市委市政府上班,风光也升迁快,前途无限,都寻找关系往进挤。我却意外进到市委信访局工作,说明组织在用人方面并非要通过关系才定夺,有些传言和想象并不是事实。我进到市委大院在信访局一干就十年了。这十年里没有感到轻松,风光,而是整天与信访材料打交道,登记,阅读,转办,追踪,外调。最使我难熬的是接待来访者,总是热脸换冷酷,微笑换责骂,很多来访者态度冷酷,吵闹不休,总折腾的不知多少次别人都下班我还的陪来访者磨嘴皮。信访工作是与访民面对面的实际群众性工作,还要严把法律政策关,更要掌握好矛盾的激发火候,不能出现差错,因为党的政策执行实施,信访局就是公正性释放的窗口。这工作要有耐心,诚心,爱心和信心,稍有不慎就会使问题升级出现越级上访,给地方工作带来压力和不良影岣,也会发生信访其它过激,给地方党委造成工作被动。在办公室这些年我没有感到轻松,一直处在紧张状态,有很多次梦里都被来访者的吵闹惊醒。说句心里话,我早就不想干这种工作了,熬人!
这天下午刚上班,局长叫我去他办公室。我去后才见市委组织部两名同志坐在沙发上等我。局长介绍了我的基本情况,组织部的同志讲了一些官场的套话,我谈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情况和思想认识。之后,他们问我:“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说:“听说市殡仪馆干部不到位,我想去哪里工作!"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用眼光巡视我几遍。局长提醒我:“那里去还是副科待遇,也不是啥好地方!”我说:“这个我知道。工作总的有人去干,还要干好!"
这是人生的再次选择。选择是要有目标的,我的目标我决定。也许人们感到这样的选择很笨痴,笑话,奇怪。我自己觉得选择应该,因为自己生活工作平静就是福气。大权在握位居高官,那是凤毛麟角,都争有用吗?好的舒适的工作位置可以选择,都择优弃劣,别的部门工作难道瘫痪吗?县长也是工作,环卫工也是工作,所有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挑肥拣瘦毫无意义。我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选择。同样,谁都有私心,我的私心就是工作图个清静,市殡仪馆的工作很清静,还有些很现实的人道性。人生,看开,想透,明白就是快乐……
组织部的人走后,局长把我指着鼻子骂了一顿:“你个楞头青,你神经出毛病了?市里哪个局里你都能选择,你烧的脑子有毛病了?偏偏你胡说去那个与死人打交道的地方!你不想想,多少年了殡仪馆调个办公室主任都没人去,就你个楞头青要求!傻透了!能气死人!稀泥扶不上墙!"局长脸色憋的通红,怒目暴筋,真心可见。我说:“领导你别生气呀!歌星李娜选择出家入佛门,是她心愿,也是施展发挥的好选择。我选择,我快乐。"局长越发来气,跺着脚道:“去去去,我不想听你这些话,没出息!“
不久,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任用公示发布了,我提名拟用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一职,还特别提示:正科级。
不几天,我告别人们热望的市委大院,高高兴兴地去自己选择的新单位了。

作者简介: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为乡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供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祁连文学》特约作家,《定远文学》编委,特约作家,现因病蜗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