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里蒙特的日子里
文/归途
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三日(农历,正月初六,星期六),我和妻子应美国加州硅谷(俗称湾区)工作的儿子邀请,从西安出发,途经北京首都机场转机,前往美国旧金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美国加州探亲旅行。一晃眼,时间已经过去五年了,但是过去的美好时光和画面,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这是我和妻子人生的第一次出国旅行。一路走来,感慨万千。所见所闻,都是些十分新鲜和好奇的事儿。虽然,我们那个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十几个小时的航程,也不觉得有多少疲惫。下了飞机,我们顺利通过了美国的海关大检查,迅速赶到机场出口,很快就见到了早在这里等候我们前来的儿子和媳妇。儿子把行李放在车上,驱车直奔湾区弗里蒙特市他们的家。
弗里蒙特市内儿子的家,是儿子和媳妇二零一三年,在纽约结婚后,搬迁过来临时租凭的房子。房子是木质结构的二层建筑,面积大约五六十平方米,一厅一室,带独立卫生间,开放式厨房,客厅向东有一个约两米宽、四米长的阳台,楼下有公用洗衣间。这里属于学生公寓式的楼房,房子很小,房租适中,附近多是世界各地前来这里就业的留学生居住。
儿子是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中途来到硅谷就业的。硅谷号称全球高科技密集的中心城市。有谷歌、脸书、苹果等全球知名品牌企业1500多家。据悉,中国清华、北大的不少精英前来这里供职,也是国内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一个好地方。
可是,儿子之前所学,流体力学的专业,在这里派不上多少用场。他是学"硬件"的,在这里不好就业,既是找到工作,工资也上不去。如果他是学"软件"的,工资可以翻倍增长。为了能在这里站稳脚根,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从头到脚的改变。从零起步,开始重新学习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以便适应这里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潮流。
媳妇也是,此从延安实验中学和我儿子同班同学两年。分开后,直到她在加拿大温莎大学上学期间,他俩有一次在国内探亲时才偶遇,相互了解情况后,自由恋爱结合的。同样,要适应这里的环境就必须重头再来。只有在美国,再读研拿到研究生学历,方可在这里就业。这个严酷的现实,逼迫他们去努力。于是,媳妇又在圣何塞州立大学,读了四年研究生,毕业后再找工作。好在孩子们争气,亲家也给力,他们的生活,方才到这里落脚。
我俩心知肚明,儿子和媳妇的盛情邀请,纯粹是一片孝心。儿子刚到硅谷的时候,年薪六万美金的工作,只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可现在,他已经是有妻室的人了,还要养家糊口,必须依赖岳父母大人的接济,否则,正常生活也难维持下去。一年后,他的工资涨到八万,两年后的今天,他刚刚跳槽到另一家上市公司,年薪涨到十万美金。两年迈出三大步,小俩口心中兴奋不已。
于是,他俩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大人。他们的心思就是:一方面给父母汇报一下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让二老放心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让父母亲自体验一下异国风情,同时也报答一下二老养育之恩。为此,我俩此次岀国旅行,与其说是探亲,还不如说是小心翼翼地体验儿子一家人在海外打拼的生活。
(一)、小镇风情
弗里蒙特市位于旧金山湾区东南部,号称"东湾黄金位"。是旧金山湾区面积第三大,人口第四多的安全城市,目前已超24万人。也是东湾最靠近硅谷的高科技术公司集中地。880、680两条高速公路从城市经过,南部靠近237,84、92两条海湾大桥直通中半岛,交通非常便利。北上可达奥克兰(Oakland),南下可达圣荷西(SanJose),同时,连接了湾区的两大国际机场:旧金山、奥克兰机场。它是个多元化城市,也是对亚裔友好城市,超半数亚裔居住这里,一南一北两个华人商业区,有超市、餐馆、中央公园、农贸市场、高尔夫球场等,还有加州一流的公立学校,房价适中。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很明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湿润多雨,昼夜温差明显。一至三月份平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平均湿度71%左右,降雨量均为17mm,平均日照11小时左右,紫外线指数3到4。秋夏两季多为旱季,各项指数稍高一些。人们生活十分便利,而且被评为"全美最适宜儿童生活"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地方,可谓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二月中旬前后,国内刚过春节,还有些寒冷。然而,湾区这里已经是春暖花开,十分温和的天气了。远看山头那边,像是天边铺了一层"绿地毯",一绺一绺儿的连接着。脚下一块一块绿色的草坪,周围长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大有百花争艳之势。偶尔看到不少的别墅,旁边有桔子和柚子树,金黄色的果实,大小别致,挂满枝头。太阳出来时,人的面部有点火热的感觉,但并不刺眼,也很温暖。特别是微风吹过之后,加上温湿的气候,人的身体顿时感觉,不干不湿,不热不凉,特别的清爽,不是春天胜似春天。所到之处自然和谐,风光旖旎,风和日丽,让人觉得十分的惬意。
当初,我并不知道这里的环境和条件是这个样子。我还以为气候和政治一样的复杂,心里沉甸甸的,总是担心自己心爱的宝贝在这里的生活情况。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有了依依不舍的感觉。特别是这里的蔬菜水果、肉类等农副产品的天然环保,人文环境的文明规范,自然风光和谐舒适,交通条件的四通八达,日常生活十分便利,很是让人心动留恋。
平时,我们在国内是不喝任何饮料的。有段时间,我看到妻子不停的吮吸着这里各种各样的饮料。于是,我很好奇,我问她:"你这是干嘛呀?你想慢性自杀吗?"她且笑咪咪的冲着我说:"憨憨呀,你还不知道吧,这里的饮料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和副料,原汁原味的,好喝呀!要不,你也来一瓶,尝尝"。我马上吸了一口她正喝的那瓶黄桃汁,喝下去感觉沾糊糊的,味道甘甜甘甜的,醇厚浓郁,爽口开胃。而且,让我联想到这里的蔬菜,都十分新鲜美味,肉类质底一般都瓷实坚韧,口感细腻,非常好吃。
出门在外,只要是横穿马路,大约距离四五十米开外,凡是过来的车辆,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向您招手示意。您不离开马路,他是绝对不会动车驶过的。这种现象过去很长时间,在国内是很少看到的。当然,现在我们也普遍开始车让行人了。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祖国的文明进步,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这里的行人,不论什么人种,只要是碰面而过,一律问好。尽管,当时我们不很习惯,但是,时间长了,你不问好,反而觉得有点儿不舒服了。在国内,我们常常是熟人才打招呼,或者凑伙在一起,聊天拉话。
儿子和媳妇陪伴我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我发现在这里,凡是在公园里来的孩子,一律不玩手机,很少见到父母大人作陪的,孩子们玩累了,就直饮公园里水龙头上的水。我看得有些傻眼了,不是很理解他们的这些行为。心想:这公园里边的自来水,卫生吗?人能这么随便,想喝就喝吗?
儿子和媳妇好像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们笑嬉嬉地介绍说,这里的公园都有直饮水,而且,人饮和洗漱用水都是分开的。他们还给我俩作示范,要求我俩试着喝口水,体验一下这样的感受。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在当时国内的社会发展条件来说,还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这是我到这个地方耳闻目睹或亲历亲为的真实感受。害怕忘记这些珍贵的记忆,我在那里坚持写日记,把这些全部记录下来了。
(二)、爱与感动
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恰好是北美时间的周末中午时分。儿子和媳妇知道我俩不懂英语,寸步难行。所以事先为我准备了一份《赴美攻略、入关流程》,我们按照他的提示,小心翼翼地逐步推进。
我们去的时候,也不知道儿子需要点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拿了好多的东西。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我俩的随身衣物和日用品;第二类是家乡的土特产,小米,红枣,土豆粉条之类的;第三类就是我们心里想带给儿子的东西。一件炊具:手扳河捞床。表示一种我们陕北人地方特色的特别牵挂,寓意是,想让长长的河捞,锁住我们彼此之间内心的思念;一把菜刀:此乃我家里用了二十多年,一直做饭用的铁菜刀。这把刀,不但带着我们五口之家,所有人的思念和生活记忆,而且承载着父母对远渡重洋的儿子衣食住行的担忧和焦虑。我知道美国人不会用刀。这把刀的镗簿,刃短,用时轻敲而锋利,用其既可以做出脍炙人口的美食,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自卫人身安全;一根擀面杖:大约一米左右长,淡红色的枣木擀面杖,好似孙吾空的"金箍棒",希望它能够保佑我儿子一家平平安安;一件"传家宝":一块空心的圆型磨砂石。这是我八十多岁的外祖母在老家时,为了庆贺我第一次住进楼房,把她用了几十年的一块磨刀石,送给我们做纪念的礼物。我把这份珍贵的礼物视为"祖传宝物."转送给了我的儿子和媳妇,希望他们记住优良家风,并且永远传承下去。另外,还捎了一些亲家为女儿准备的小吃和国内"海底捞"火锅底料。
这些东西过海关时,美国人要打开箱子,逐个翻看。当时吓得我浑身鸡皮疙瘩,生怕他们把我这些东西没收,不让我过关。当我像个唠叨不休的老太婆,给他们一一耐心介绍的时候,发现他们根本不听解释,就是根本听不懂人话。然后,他们叫来一位会说中文的女海关,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告诉我"这是....什么?",我一边作吃饭的手势,一边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说是吃饭的厨具,我们探视儿子留学,为儿子安家等等。她仔细查看后,又看了儿子的邀请函,方才纵了纵双肩说:"噢.…,儿子在这里留学,看他?!..…"我不住地点头应声。大概是我的态度,取得了她的信任。她没收了我亲家捎的火锅底料,说里边有"鸡精""鸡油"什么的动物油类,不许进入,并划圈否决,其它一律放行了。
出了海关,我们拉着笨重的四大箱行李,直奔机场出口处。告别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其实,细心的儿子和媳妇,早已为我俩都准备了几套完整的衣服、鞋袜和崭新的洗漱用品。进的家门,放下行李,便是洗澡更衣,一阵阵热烈气氛和小憩。我们顿时就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了。
我们早已忘记了中国与美国还有十五小时的时差。儿子和媳婦看到,我們無比興奮的樣子,下午,就把我倆帶到附近的大型商場。我對那些玲琅滿目的產品,不感興趣,可是妻子看到,且十分的仔細和認真。兒子心疼,怕我們長途旅行後太累。最後,在媳婦的執意要求下,買了兩付世界品牌的"庫奇"墨鏡,還送我一塊國際品牌的手錶,方才匆匆收場。後來他們陸續又給我買了一部當時最先進的"蘋果"手機,给他妈买了许多营养品和名牌妆饰品。
门口出来。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的颜色。在几颗热带树种的影子下,我即刻抢拍下了这个美丽如画的镜头。记得我还即兴赋了一首诗,曰:"东方不亮西方亮,时差文化不一样,兰天白云湖边逛,异国他乡好风光""硅谷迷人的晚霞,令人神往的美国"。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啦!晚上回家,由于地方有限,我和妻子坚持在房间的客厅里,打地铺睡觉。那一夜,我睡的空前的酣香。仿佛进入了梦幻中的世界。
第二天,正好是周日。儿子和媳妇再次带着我俩,熟悉周边的环境。上午,去附近的中央公园里走走逛逛。这里的蓝天和地面的湖水相互映衬着,真是天水一色。水中的鹅鸭,浮出水面,来到湖畔边,丝毫没有害怕人的迹象,来来回回穿行在行人中间;空中的海鸥和一些海鸟,不低不高的飞翔在我们的头顶上空,仿佛是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宾,不时发出叽叽咕咕的呜鸣声;我们徜徉在湖边散步,一边欣赏这里的美景,一边感受着这种独特的气候,一边还观望着这里来的人群。三三两两,漫步在湖边的各色人种;外缘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车型,后边是宽敞的街道和马路了。马路上也是络驿不绝的过往车辆,少有行人;远处的山仍然是绿茵茵地,嫣然没有陕北高塬黄土地的一丝丝荒凉,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山坡的不远处,还有不少的牛羊。一副人勤春早的新气象。
下午,我们去了中国超市购物。一阵阵的购买,几乎满足了我们接近一周的生活所需。各种各样蔬菜水果肉类应有尽有。儿子介绍说,这里除了各种动物的"头蹄下水",外国人是不会吃这些东西的,柜台上也没有放。其它东西绝大部分都可以买到。唯一让我惊奇的是发现,这里的柜台上,竟然摆放着中国的"梁家河小米",真是太神奇了。忽然间,我感觉好像回到家乡了。一时情不自禁的惊叹这个世界,地球的空间怎么会变得如此狭小呢。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儿子和媳妇的工作日,我和妻子初来咋到,不得不乖乖的宅家,看电视剧或者做点家务活了。之前,我们亲家已经在儿子家里安装了中国电信的"猫合",这无疑是为我们的后来解除寂寞而准备的。想到这些,我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三)、纽约之旅
我们到达弗里蒙特的第二个周末,儿子借公司出差的机会,为我们安排了一次纽约之旅。时间很短,来回仅有五天。除去两天的往返行程,实际只有三天的时间旅行。但是,经过儿子和媳妇的精心策划和安排,这次旅行,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意义非凡、重点突出、价格实惠,正合我意。
对儿子来说,这是一次公私兼顾的完美旅行,既实惠又划算。省点路费、住宿费,报点差费,还可以让我们都住到上好酒店,看到更多的东西。,多一份体验,多一份孝心。更重要的是,不耽误任何事情,顺理成章地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可以了却自已的心愿。但是,对我来说,不同凡响。它不仅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而且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甚至影响了我后半生。
1、时代广场的歌声。从旧金山到纽约国际机场,需要整整飞行六个小时。在美国的蓝天上,我俯瞰美国的辽阔大地,山水田林路仍然依稀可见,不见得与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什么特别之处。唯有平原地带,呈现出井字型的板块,感觉美国的农田耕地,都很规则的样子。美国的板图实在是太大了,东西战线又很长。纽约在美国的东部,硅谷在美国的西部,两地时差三小时。儿子在我们到达纽约之前,因单位工作先行了一步。出了机场,他赶来接我们。我们一行四人坐着地铁,聊着当日的见闻和感受,直接进入市中心。来到他们网上登记好的酒店。
晚饭后,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俩依然很兴奋,要带着我们参观纽约的时代广场。我们在一起很开心,手拉手肩并肩,兴致勃勃地走向这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纽约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时代广场是这个城市最繁华、最中心的位置,号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我们路过的街道,竖横交错,车水马龙,人来客往,但一点也不狭窄、不拥堵、很宽敞。这些街道都是用数字来命名的。听起来,即简单,又方便,很容易分辨自已行走的方向和位置。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时代广场所在的方位。
这是一条步行街,街道并不是很长,但且很宽敞。大街上人来人往,三五成群,各色人群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带着五花八门的表情,各自忙碌的穿行在人群之间,仍然不显得拥挤。周围的门市部,一个个紧挨着,到处灯火阑珊,一片明亮。柜台里各种各样的货物或吃喝琳琅满目,人群中熙熙攘攘,但且听不到夜市的叫卖声,以及过往人群的宣哗。繁华而寂静的大街上,偶尔出现几位穿着越短窘和吊带背心的金发女郎,在人流中簇过,由于紧张而且感到有些诧异,所以,我也只看到她们时尚的外观,也看不到欧美人的狂欢和奔放。
纽约的这个季节,天气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晚风吹来,凉风飒飒,我们都穿着防寒服,似乎还有几分凉意,然而,她们怎么会是这样呢?在寒冷的冬季,大街上坦胸露背,光着腿把子,穿行在茫茫人海里,难到这就是平时人们常常提到的那个"西方文明"吗?顿时,我内心深处,突然产生了一种按奈不住的兴奋和冲动,就想支唱山歌,与她们PK一下。我悄悄的告诉老伴说:"我想唱歌"。老伴说:"唱什么歌?不怕别人笑话"?我说:"这怕什么?美国人也听不懂中国话"。走过几步,她又说:"那咱是陕北人,你就唱一首咱陕北民歌吧,在这里扬达上一下"。"行,让他美国人也听听咱家乡的歌,我这辈子也算有了吹牛的资本了"。
儿子和媳妇似乎听到了我俩的对话,一旁异口同声地鼓励我说:"爸爸唱一首,这里没什么,你想唱就唱吧"。于是,我清了清嗓子,拉开噪门,站在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的正中央,唱了一首《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由于是晚上十点钟,我们又在大街上,边走边唱,声音,十分高亢洪亮。瞬间,惊动了周围的人群,身后引来了不少听众,也招来许多老外回头和惊讶。人群中也有少数的中国人在鼓掌👏。
谈笑间,我们走近时代广场的中心舞台。发现高耸入云的楼群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宽阔地带。周围错落有致、通体透明的玻璃大柱子上,贴着五花八门的标识,花红柳绿,十分地耀眼和明朗。脚下是一排排的台阶踏步,上去就是一个大平台。远远望去十分艳丽迷人。
我们到圆盘上转了一圈,仔细欣赏觉得与中国的广场没有什么两样。回到酒店住地,那一夜,我失眠了。"老汉今天真疯狂,十里洋场把歌唱。出人头地逛世界,管他东方是西方?"我即兴赋诗一首,留下我今生的最难忘的一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一个陕北穷山沟里的放羊娃,敢在世界顶尖级的城市,站在最中心的位置一展歌喉。
2、穿越"自由岛"。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们吃了酒店的免费早餐,满怀激情坐着大游龙,穿越纽约自由岛,陌拜自由女神像。听说她是美国人民独立解放的纪念碑,它象征着人类自由不屈的奋斗精神。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遥望新泽西一侧辽阔海域,对面就是曼哈顿古城新城交融处,发现这里是个湖心岛,仰望着高大的自由女神铜像,心中有些疑惑不解的惆怅。心想:"十九世纪末的西方人,神奇呀。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把它这么巨大的铜人像,这么完整的安置在这里的"。儿子笑着解释到:"它是美国人用飞机掉起来整体安装好的"。
3、华尔街的铜牛。出了自由岛,来到华尔街。庞大的铜牛,横挡在街头。象征着这里的繁荣和富贵。流浪在街头的黑人,用他们健壮的体魄和肌肉,正在展示街舞和杂耍,吆喝着游人围圈,翻着长长的睫毛下边的白眼,紧盯着行人,索取打赏呢。我们加入了游客的队列,在附近自觉排队,等着前边的人在铜牛旁边逐个照相。大家都想借助华尔街的铜牛,"牛气冲天"的华贵,留下自己珍贵的倩影和永恒的记忆。
4、”纽交所"前照相。再向前走,就是美国著名的"三一"教堂,垂直向下,走几百米,便是世界闻名的"纽交所"和"联邦政府纪念堂"。为了心中的虚荣,我拿手机又在这里摄了几张照片。我照片上的样子,额头上架着一副墨镜,双肩打着两咎围巾,抬头挺胸,双手垂直,庄严的站在纽交所前面。儿子风趣幽默的说:"咋眼一看,就像个一夜之间股市崩盘、失落街头的大佬"!
是啊,来到这里的人们,谁都会感慨万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先进和文明往往是十分诱人的面具。其实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难免会岀现经济社会的资本垄断格局。孰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曾经一夜暴富,或者一夜落魄,人生患得患失,生活难主沉浮,这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想起这些,就让人心理有些恐惧。
5、"唐人街"的遐想。之后,我们接着参观了"911"事件的大楼现场,看到高墙上篆刻着天数无故遇难者的名字,周围的花草依然一遮挡了他们及其家属们的悲伤和哀鸣。还是唐人街的锣鼓声,惊醒了思绪万千的行人。不远处一道悬挂着金色巨龙横扁,两边挂满了红灯笼的中式风格装饰的彩门,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抬头挺胸,迈着大步,跨进了这道彩门,来到了纽约的唐人街。大街两旁,一幅幅花红柳绿醒目的汉字标语或门店商号,以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琳琅满目,给我们送来了浓浓的年味和乡音。恰好当天正是中国人的元宵节。
"咚咚呛,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呛⋯⋯"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队龙的传人,在这里欢歌笑语,挥舞着狮子,摆着龙套,给整条大街的商铺老板逐个拜年。这里的街道不是很宽,人且很多,各色人种都有,我发现不仅是中国人看外国人,外国人也来看中国人。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大,也有些拥挤了,那些半生不熟的中国话,怎么让人听着是那么的熟悉和舒服呢?大家不停的彼此问候,都十分地亲切和友好。他们那种热情服务和招呼的程度,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我十分地震惊,短短的唐人街,应有尽有。
这里成了中国人的世界,听说都有几代华人的血脉,在这里繁衍生息,长期的生活。我们就在一家挂牌"西安饭庄"的饭馆里,进去吃饭,吃到了做法不是很地道,但且感觉十分可口美味的家乡菜,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享受了一把东方家园的风景和味道,同时,再次温暖了我们的爱国心。
在这里,我才真正的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博大精深。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多么重要的重大举措。于是我脑海里突然浮现起,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意味着,历史已经验证了美帝国主义也并不可怕,中华女儿同样也可以在他们的疆土上不断发展壮大,也能在这里扬媚吐气的生活下去!
晚上八点至十点钟,儿子又让我们体验日本料理和韩国大餐的味道,又带我们爬上八十六层高的帝国大厦之巅峰,去溜达,去看夜景,去听夜间的声音,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繁华大都市,或者说是"世界的心脏"一般的城市,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曾想象,这是一件多么幼稚可笑的事情呀!
6,校园里的感悟。第三天,是儿子安排此次活动的中心内容。早饭后,我们赶到纽约市中心的"中央火车站",坐火车前往八十公里之外的长岛,去参观儿子曾经在这里寒窗苦读三年之久的母校。校园周围既没有围墙,也没有挂学校名称的牌子或者地标,看上去极其的普通,普通的像个农村模样,也不见什么高楼大厦,并不伟岸高大的形象。然而,就是这么普通的学校,不知道培养出了多少个,向杨振宁博士一样的一代宗师和伟大的科学家。这里曾经是杨振宁教授的母校。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儿子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在校园里走了一圈。重温了一下校园里的书香和温馨。踏着儿子曾经留下的脚印👣,深情地感受着儿子曾经历过的孤独和煎熬。想当年,他只身一人来到这荒郊野外的小岛,为了争的荣耀,为了减少家庭的负担,他勇敢地选择了这所学校。在这里,他还要继续努力,不断的拼搏读研攻博,成就自已,成就社会,成就未来。
如果说,他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也罢,然而,他且恰恰是个有強烈责任心的孩子。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不负众望。在我们心中,儿子一直都是我最喜欢最放心最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努力了,他也做到了,不但为我们省了钱,争的了荣耀,而且成了国家的人才。我们是他的天,他就是我们的地唉!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7,拜访志愿者欧罗拉。今天,儿子把我们带到这里来,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还要一起拜访一位他们学校的志愿者。她是一位老者,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美国人,她向亲人一样曾经无数次无微不至地关照和帮助过我的儿子。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们也带了一些小小的礼物,想去当面表达一下我们对她的敬意和谢意。
我们坐儿子朋友的车,从校园出发,二十分钟车程,来到她居住的地方,这里就是她的家。附近自然环境十分优雅,是一个别具风韵的别墅小镇。她家的别墅就在公路的旁边,地面上有两层楼房,中间开门,左边是车库,可以直接通卧室,客厅,厨房。右边是客厅,向内便是餐厅,餐厅后边是厨房,旁边开门出去是后院,后院大约五十多个平方大小,很清爽整洁舒适透气宽敞明亮。地下一层是烧水供暖堆放杂物的地方。面积和地面建筑物所占面积类同,也很宽敞。四室两厅一厨两卫一库,标准的独体别墅的设计风格和式样。地上二楼全是卧室,平时空着,留给回来探亲的儿女孙子们住。楼下一层大小卧室、客厅、厨房、餐厅、车库、走廊。平时她一个人每天都要负责打扫一至三层所有房间、后院、车库的全部卫生。
她的名字叫欧罗拉。当时已经是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了。可是满头银发,脸色红润,两眼放光。她的精气神看上去,不过六十岁左右的样子。她最不喜欢别人打问她的年龄。她也不轻意告诉任何人,谈论自己的年龄。她说:"年龄不是问题,决定人衰老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态。"
她有三个儿女,都是美国著名企业的高管,老公去逝很多年了,一直生活自理。不需要任何人照顾。现在她家里的这个白人老头,名字叫壮,是她二十多年的男朋友。就住在她家附近不远的地方。每天早晨八点钟,准时来她家"上班",晚上八点回家。来人接待,出门开车、拿行礼箱,都包在他手上。欧罗拉出国时需要他的陪伴,她们已经在一起旅行了五十四个国家了。她们俩个人,彼此幽默,风趣和谐,配合默契,感情很好。
她酷爱学习和公益。每天坚持自修三门科学专业课,作中国留学生英语口语的义务辅助员是她自觉自愿的行为。学校接受她为志愿者。我儿子就是她在学校选准的帮扶对象之一。她很漂亮而且独立,为人仗义很要强,她家的生活很有情调。我们进门的时候,家里放着温文优雅的轻音乐。对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我们的谈话内容都是儿子和媳妇翻译的,所以交流起来也不觉得有太多的困难。我们送给她和壮的礼物,她们都十分地喜欢。还学着中国人说话,"谢谢",同时还躬着身体双手合十。每天中午吃完饭后,坚持绕着小镇走一圈,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五公里的路程。
儿子介绍我们,彼此认识对方后,又寒喧了片刻,就被她招呼在餐厅,餐桌旁入坐。餐桌的正中央摆放的一只木刻雕饰紫红色油漆打亮的小猴子。桌面上正齐有序的依次摆放了六个大花磁碟盘子,盘中盛满了六种不同寻常的西餐。欧罗拉是法国贵族家族的血统,不但有过很好的教养,而且还懂得不少东方人的礼仪。她对中国人颇有好感,她说她的母亲是法兰西人,她把母亲遗传给的中国景德镇瓷器拿出来盛菜,她知道今年是中国的农历猴年,所以餐桌上摆放了小猴子的物件,她用母亲老家拿来的,她最喜欢吃的家乡特产,亲自下厨作菜,每一道菜都有很多的工序,六个法味美式大西餐,都是她精心调制的,色泽鲜艳口味独特,菜品和味道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名字。只可惜我不懂的英文,没有记录下来菜的名称。这些全都是壮帮她完成的。
她介绍完餐桌上的每个菜品和物件,要求我们都坐下。她还要逐个为我们分开夹菜。我们多次站起来要帮她,都被她坚决果断的拒绝了。她分享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现在是我家尊贵的客人,我要用自己心中最高的礼仪接待你们"。我们被她的真诚和善良,真正的感动了。我们只好一边品尝着这位西方老人家里的美食佳肴,一边体验和感受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看来不管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不管我们之间有多少差异,大家追求完美,追求文明,追求健康的基本点是相同的。饭后,我们一家人陪着她,环绕小镇走了一圈,然后依依不舍地告别。
在欧罗拉家里,她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人生大课。她让我领悟到,人生原来还可以这么样的活。一个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她浑身都是闪光点。她的所做所为彻底颠覆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8、翻越布鲁克林跨海大桥。布鲁克林大桥是纽约市横跨曼哈顿和皇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来到大桥附近的海湾公园,躺在公园的椅子上,轻松地沐浴着微微吹来的海风,嘹望着曼哈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以及纵横交错的马路上忙碌穿行的车流和人群,尽情享受着世界超级大国的皇后区的海边风情。阳光下,哈德逊河谷的海风,无限的凉爽和惬意。纽约港的货轮和游轮都停泊在这个港湾,显得十分的悠闲自在。这里即没有拥挤也没有繁华闹市的喧嚣。海鸥时不时的飞上海岸,与游人为伍为乐一起照像,海鸟一会儿欢快的飞上游轮的桅杆,一会儿展翅翱翔在尉蓝的天空。仿佛这里才是人间美丽幸福快乐的天堂。
(四)、快乐有趣的双休日
此次赴美旅行,儿子和媳妇儿周内都要上班。只有周末才有空闲时间陪伴我们。他们上班走后,我俩就在家里面洗洗衣服,打扫卫生,看看电视剧,拉拉家长理短,也不敢随便乱串。就怕万一迷失方向,不懂英语就很麻烦了。
有一次实在憋不住了,我和老婆出门步行了十几分钟,来到超市想买点面粉,挑战一下自己。结果在超市内转了三、四个来回,还是找不到面粉的位置,感觉自己就像睁眼瞎子,长耳朵的聋子,看到的东西不认识,认识的东西说不清,听到的声音弄不懂,想要的东西给老外比划老半天,老外也听不懂中国话,真是感到无语。好在很快就有中国人出现。我向她说明自己的意图,她帮我才找到面粉。我买了一袋五斤的面粉(当时标价五块钱),又选了几种喜欢的水果和蔬菜,拿到出口结帐,只好递给服务员一百元面额的美金💲找零了。帐单显示一共才花了十九点九美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花美金,怎么感觉到美金比人民币耐用多了。
平时,我俩就在小区周围的公园散步,围绕小区在街道附近走走逛逛。发现街道两边几乎没有多少行人。街道边的一些别墅外边,栽植一些柚子树和桔子树,地上掉下了许多熟透了的果子,我上去随便拣了几个,然后发现周围并没有人管,我又在树上摘了几个好一点的果子,拿回家里,试着吃,那些熟透的果子,在国内我绝对没有吃到过这种东西,其味道纯正甘甜爽口。
又一个双休日到啦,儿子和媳妇害怕我们两个人宅家太无聊了,孤单寂寞。一天到晚的变着花样,带我们岀去玩。周六早晨,带我俩打保龄球,骑马拉弓,学射箭。下午,亲自驾驶五人小飞机,飞上美国的蓝天,让我们体验飞机上五千米,七千米飞行的速度和高度,溜览湾区的全境,飞越高山峻岭,参观太平洋西海岸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气势。
最后一个周末,又带我们游太浩潮,去号称为"小拉斯维加斯"的雷诺赌场,体验赌场里的生活乐趣。还带我们一起出去爬雪山,滑雪橇,学滑雪。我们路过美国西部的许多村庄和农场,感觉得到他们的生活很有特色。所到之处环境很优美,对人很友好,说话很文明,做事很严谨,土地很肥沃,农田水利很规范,集中连片,点灌喷灌,科技含量较高,果树或各种植物蔬菜长势喜人,有许多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值得借鉴。我们还一起走进了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去观看没有围墙的世界名牌大学,校园的环境十分优美和幽静。街头巷尾行走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位中国北大的女博士生,也在这边生活,我们与她交谈许久⋯⋯,什么热狗、披萨、撒拉热窝、鱿鱼、大龙虾、五星级酒店、各种赛事、赌场、股票、看学区房。总之天上、地上、海上尽情游览,儿子和媳妇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去体验和实践我们人生的各种第一。
弗里蒙特的三十天,是我今生之前经历过的最开心、最浪漫、最温暖、最最幸福的三十天。我们每天都在积极的等待,等待着新的希望和收获;每天都在用心感受,享受着浓浓的爱与被爱;每天都在认真的践行,践行着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使命;我们家的幸福指数悄然提升。我们不但看到了儿子的进步和成长,而且更加坚定了儿子在国外发展的生活信念。
弗里蒙特的三十天,东方人走进西方国家文明的摇篮,我们发现真正的西方人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精神,绝不亚于东方人的勤奋努力💪;老牌帝国的百姓对人友好的程度也不亚于东方人的热情和善良;我们的差异除了信仰和制度不同而外,普通人之间的生活理念和思维方式几乎是相同的。我们不但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了世界。
弗里蒙特的三十天,我认真地思考,我们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还是十分必要的。想想现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科技经济交通领域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谁离开谁都很难单贏。不忘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才是大家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的最佳选择。我们不但找到了自己差距,而且找到了自己未来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弗里蒙特的三十天,是儿子结婚后,我们一家人最长时间的团聚。大家相敬如宾,互尊互爱,相互理解和信任,和谐共处,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更加深厚的亲子友谊,真正看到了我们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我把父爱从世界的东方带到西方,他把孝道从世界的西方还给我们,我们打心眼里的感谢我的儿子和媳妇。
弗里蒙特的三十天,儿子和媳妇的表现,让我真正的领悟到一个海外游子的家国情怀。他的不但热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而且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的每一个形象,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在美国人眼里,我们就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的形象。所以他们不管是在单位工作,还是平时与人交往,都会十分地注意细节,以身作则,自我做起。在他们家里,我们先后接触到各种各样五湖四海的朋友、同学和同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过人之处,所到之处都有许多的感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真是"不是猛龙不过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唉。
之前,我和老伴并不喜欢出国远行。因为一则不了解外边的情况,没有安全感。二则不懂英语,语言不通,就能看个"西洋景",说话费力要翻译,感觉很麻烦。三则不喜欢外国人,叽哩咕噜,听不懂人话,人长相难看,不舒服。四则花钱受罪,漂洋过海,没"称头"(陕北人地方口音,称心如意的意思)。人生地不熟,没有归属感。五则时间长了"老腰哈爬"不方便,吃饭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等不适应。总之,儿子和媳妇千叮咛万嘱咐,要求我们早点去,我们就是不想去!
之后,我俩不仅喜欢上了这样的出国远行,而且更加迫切的期待儿子的再次邀请。因为,我们已经成了方圆有见识的人,身上有故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