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喝茶
宁磊

https://mp.weixin.qq.com/s/AnJpuaRYJoYWOs_mPBFjZw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人挺会喝茶,有许多的说法,也有很多的讲究,谓之“茶道”,有吃茶、喝茶、饮茶、品茶之分,现在的岛国也讲“茶道”,咱不管那些,他们也有讲究点东西的权利,让他们学着鼓捣去吧。我不会饮茶,更不会品茶,但是喝茶,就像喝水一样喝,不敢有将究,逢茶就喝,有啥喝啥,还不太愿意喝清水,尽管说最好的饮料是清水,我还是不苟同,喝水必须孬好放点植物叶子。记得在乡镇中学任教时,晚上加班整理业务到深夜,实在没有茶叶了,便到楼前的绿植金银花棵上撸了把叶子泡在茶杯里,喝着也挺香,同事开玩笑说有毒,到现在也没药死。前阶段相遇前同事,还说到此事,也只是笑笑,别无它话,倒是成了一个回忆的话题。
夏天暑假,常常在楼下聚群乘凉,多的时候能聚十几人,大人聊天,孩子在一边玩耍,有种居住四合院感觉。我几乎每晚必到,提着暖瓶,端着茶壶,拿着叶茶。有时邻居老费也提暖瓶下来,喝喝倒倒。不是名茶,但是喝得大汗淋漓,浑身通透,舒服熨帖,光着膀子聊到夜半方可各自回家歇息。去年秋天,邻居老费突然心脏病猝死,比我大一岁。今年暑假,楼下聚的人也还挺多,只是我很少参与了,有时下去坐坐,没有了去年的心情,也再没有端着茶壶下去。喝茶需要心情。不只是缺少了老费,更是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也就是老了的表现,人活五十天过午,自然规律管着你我他,不服不行!我没有喝名贵茶叶的条件,也没有喝名茶的讲究,习惯喝乡镇大集上买的散茶叶,5—20元钱一斤的都有,泡茶时要大把大把地放,我们叫它“大把抓”。茶叶看上去就像烤糊了的叶子,茶水有点焦糊味,又叫它“老糊片”,茶水浑厚,色如红糖水,有人叫它“老浑汤”,我媳妇说它是“大红袍”。
每到岳父家,岳母总会第一时间把茶水备好,壶不讲究,铁壶坐在火炉上,现喝现倒,开水冲泡,茶叶就是“老糊片”,但是就是这老味道,喝起来挺舒服。尤其是夏天,树上鸟鸣清脆,蝉声连连,树叶随风飘荡,发出轻微的响声,演奏出一场和谐的乐曲。树下不远处鸡群洗着尘浴,狗子睡着懒觉,被公鸡啄醒,翻个身伸个懒腰接着还是睡,夏季的午觉不能少,狗子从不和鸡斗,懒得理它。树下阴凉地方,木墩为几,石凳为座,喝得个大汗淋漓,浑身剔透,每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胜似桑拿,舒服惬意,治感冒,增体质,享受无比,骑马坐轿不如喝个茶汤!岳父不喝茶,不饮酒,但是我既喝茶又饮酒的,他从不劝我,也不反对。就在岳父大病后期,吃喝不能时,却提出想喝茶,点名要喝女婿常喝的那个茶,可见他对我喝茶的印象还是挺深的,只可惜,到他想喝茶的时候已经不能了。父亲也喝茶,更不讲究,有茶就行。我买回去“大把抓”,他说挺好,还劝嫂子们喝,结果五嫂子说是太难喝了,四嫂子说好喝,哥哥们都不表态。每次回老家,睡前我都要和父亲喝上两暖瓶的水,边喝边聊,不喝就感觉没有回家似的,几百里路就是为了与老父亲喝口酒、喝壶茶。如今父亲走了多年了,岳父也走了几年,和父亲喝茶的场景历历在目却已再不可能,岳父最后喝茶的场景已成过去,想想就泪奔!五十多的媳妇,平时也陪着我喝一样的茶,但是近来失眠,不敢喝了。我专门网上给她购买了茯苓百合酸枣仁茶,让她尝试着喝,可是喝习惯了“老糊片”的她却不愿意喝。我成了自找没趣,最终还是我代劳把茯苓百合酸枣仁茶喝完。今天媳妇回娘家,我坐在自家阳台上。天气挺好,阳光明媚,年后第一次约娘到阳台小坐,晒着太阳,温暖如春,沏茶一壶。茶叶仍不讲究,老茶叶抓上,凳子为几,马扎为坐,陪着老娘喝一壶,给娘倒杯水,娘不拒绝,喝了再倒,再倒还喝,难得的母子共饮,此乃享受!年前我生日时,儿子从东北给我买来两包好茶,我舍不得喝,一直放着。茶孬好无所谓,我喝着的味道如何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心意,儿子长大了,能想着我的生日,挺满足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办公室里,离不开茶叶,同事从网上购得一包云南普洱茶给我,让我改改口味,提升一下喝茶档次和品味,一时还感觉不太适应,喝“大把抓”喝惯了,面对普洱茶饼,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更不忍心喝掉。都说普洱茶耐久存,越久存越好,干脆把它封存起来,待到二十年后再拿出来,老友再聚,开水沏茶,相信不仅仅是浓郁的茶香,更多的是地久天长的友谊和美妙无比的回忆,“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旧茶”。今晚出去和好友共饮,三杯酒下肚,肚子已火辣辣的感觉,说醉没醉,没醉似醉,回到家,还是和往常一样,老茶壶、老茶叶、老习惯,开水沏茶,喝了睡觉!上床来,已是深夜!梦乡好入,好茶难寻,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