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 己
张卫军
在我看来能被称为知己的不多,生活中似乎“朋友”的多寡与你所处的地位大大有关,一些貌似生活的幸运者周围一般都围着许多的“朋友”,饭局的安排当然也是一天要跑若干个场次,之前我就看见某个县级官员一晚上跑了五个场次,以他自己的话还不算多的,都是朋友、都是这个或者那个的关系。而以那位官员的为人,在我看来与其所处的官职不匹配,是大大有问题的,因此,我不免要怀疑那些所谓的朋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朋友。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对“朋友”与“知己”两个词都有释义,“朋友”的解释为:彼此有交情的人,“知己”的释义为: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可见“朋友”与“知己”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我看来,感觉朋友有好多种,有泛泛而谈的朋友,因为这个原因或者那个原因而相识,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这类朋友一般都是不太稳定的。一些老干部退下来后感到不适,谁、谁、谁好长时间不来了,以汉语词典的说法,那个谁、谁、谁仅仅是一个与你在工作关系上有交情的人,而不是与你真正相互了解、情谊深切的人。退休了,没有工作关系了,当然交情也没有了,那还能算朋友吗。
生活中也确实有这么一句话,有事有人,无事无人,有事想到朋友,无事朋友放到一边,依照眼下这个为西方文化所逐步环食的社会环境,我认为非常正常。当年看样板戏《红灯记》,反派人物鸠山有一句道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时觉得好笑,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好笑,正是我们当下生活的阴影,虽然有某些人的竭力辩护:“社会道德有了提高。”瞎人瞎话,显然此公一直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才有如此高调或诳语。微博中极其吸引眼球的公共汽车让座纠纷、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特大车祸大人物以微笑面对,等等、等等……
我不知道曾经被我们引为骄傲的孔子、老子如果见到今天此情、此景,会不会由衷的悲叹:“世风日下”,辛辛苦苦到处讲学,结果千年下来,尔虞我诈之风盛行,一切均以利益为源,冷漠似乎成为我们当下的色彩,如此一说,因利益而结交的朋友,不稳定也就不稀奇了。
我的人生经历过最最复杂、最最难以解释的文革时代,因父母亲的仕途起伏,孩童年代恍如在风雨飘摇的海船上,忽而跃到浪的高处,忽而又跌到了谷底,热脸,冷脸就在瞬间。我现在就一直记挂我的大姨,虽然大姨的脾气不好,但在我们全家落入谷底时,所有的朋友、大部分的亲戚好像都没有了交情,谁都怕沾上黑帮分子而与我们这些落难子弟保持距离时,大姨一个大道理说不了几句的普通妇女,却义无反顾、顶着旁人的白眼帮助孤苦伶仃的孩子们买、洗、烧,为年幼的孩子们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更为感动的是一位被我们称为老胡伯伯的老地下党交通员,名字真的说不出来了,好像我们兄弟姐妹从来也都不知道老胡伯伯的大名,但老胡伯伯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扉。文革如一声霹雳惊雷,瞬间就给了我们曾经引以荣耀的家庭一个巨大的打击,曾经的朋友不仅没有了交情,也没有的关系,更有甚者还要再踏上一万只脚,让永世不得翻身。就在这个时刻,一个精瘦、精瘦的老者挑着两桶水到了我家,什么话没说,哗的一下就倒进了水缸,给了我们这个除了“造反派”以外已经许久没有人进入的家庭一丝温暖。陌生,从没有见过,略弯的腰杆显示饱经世事沧桑,看着我们兄妹疑惑的眼神,老人告诉我们:他姓胡,是妈妈的同事、朋友,以后我们家的喝水他包了。一连几年,我们家的水缸都是满满的。妈妈从被监禁的地方放出来后,我们才知道老人已五十开外,是一个三十年代就参加抗日战争的老革命。
我想如果要说朋友,老胡伯伯是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知己的朋友,爸爸妈妈风光的时候,我们从没有见过他的身影,而爸爸妈妈落难了,没有任何畏惧的他,义无反顾地尽着一个知己、一个朋友的义务,在他的身上,我们姐妹兄弟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情谊深切。
我们老家有一句俚语形容相互关系很好为:“好煞”,“某某和某某好煞唻”,外婆在世时曾经告诫我们,关系好也得保持一定距离,年幼无知对此道理不甚理解,直到走了很多路,经历了很多事,才有了感悟,有了心得。
回顾走过的几十年人生,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真真切切体验到社会的复杂。某某和某某关系是好朋友,可一旦没有了这样、那样的关系,距离渐渐变远,感情渐渐变浅,反目成仇也大有人在。过去的一些趣事、芝麻小事,因为没有了交情或者各自的利益,而成为刻骨仇恨的种子,深仇大恨全印在了所有的行为举止上。我就曾经见到过去的所谓老朋友出言不逊,甚至刀戎相见,由“好煞”变成了“好杀”,退后想想,这些朋友绝对不是情谊深切的知己,走到一起可能是因为某种利益所致,事后反目,也是利益所致,他们的交情建立在不稳固的利益之上。
最近看到这么一段话:“过分的感情、过分的亲热、过分的慈爱都将成为仇恨的前奏。某些时间人刚交个朋友便如胶似漆,搞得热火朝天,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转瞬间又矛盾纷起,犹如水火不相容,非要拼个你死我活,我觉得这非常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读后对外婆当年说的话,更有了新的感悟。
我交朋友不滥交,即使感觉比较好的朋友也保持着一些距离,绝没有那种贴心时无话不说的状态。跟领导也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开玩笑说我是浪费资源,不会利用工作关系紧紧的贴着领导、跟紧领导,但我感觉淡然。生活的法则不是为他人而活着,是为自己活着,是为自己能够真正称为一个人而活着。
朋友不滥交,知己有几个,真正为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人做一些事情,那是生活的一大快事。一个跟我许多年的员工,在我已经管不到他的时候,依然相亲如故,照顾有加,前几日他女儿上大学,苦于没有车辆送行,二话不说我包了,以年过半百的身躯驱车往返六百余公里,让我的这位同事非常激动,可我想想也没有什么,不过是知己间一件普通小事,相互帮助是朋友的基本所在,比比那位老胡伯伯更不值一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此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人生难得一知音,生活的道路不能没有朋友,但选择朋友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彼此理解、彼此关心的真正的情谊之上,因工作关系的交情仅仅是一时昙花,心灵的交融是长久的,朋友不可滥交,多几个真正的知己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