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忘不了——故乡的秋
作者:岳长河
诵读:孔祥会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风景。不知是因为性格、经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多少年来,虽然我也盼望春的万象更新,喜欢夏的遍野葱绿,欣赏冬的冰封雪漫,但更是对秋一往情深,爱恋不尽。
又是一年金风送爽,接过大哥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我倚窗凭栏,举目远眺,再一次想起了故乡的秋。

我不是多愁善感,“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文人墨客,而是一个在农村生活和劳作了25年,真正的乐秋歌秋,“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农家子弟。故乡多年的“地里刨食”,使我深深地懂得:普天下的农民在经历了“不违农时,机不可失”的“种”的忙碌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锄”的艰辛以后,最企盼的就是金穗遍地和硕果满园的秋了。虽然收储以后的冬让人感到清闲,但以耕种为业、养家糊口的农民,清闲的冬也在为他们来年的秋做着准备。他们一年的喜怒哀乐,似乎都与那个秋的结果紧紧相连。

虽然离开了家乡几十年,但我每逢秋来就思故土。在时常的乡思和难耐的乡愁中,几次相约同乡同事去漫步周边的田野,并多次专门回津西卫南洼李庄子的老家,到曾经耕作过的土地去看那故乡的秋。是呵,20多年农家乡野的水田、旱地和果菜园里那秋天的景、秋天的色、秋天的收获与欢乐,是让我一直定格于心,永远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支歌、秋天是一坛酒。秋天更是一种自然的美丽和内在的成熟。秋天一到,那初秋的凉爽惬意、仲秋的丰盈浪漫、深秋的寂寥萧索,所有的秋景都会逐一呈现在你的面前。

进入秋天,你的第一感觉是清爽宜人,没有了持续难耐的高温酷热,没有了隔三差五的阴雨连绵。一望无际的卫南洼也从一个浓妆素抹的青涩少女,变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高雅少妇。这少妇又总像是在云淡风轻中歌诗起舞。意境幽远、忽隐忽现,撩人魂魄、荡人心扉。如遇群雁南飞,你还真会感受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惬意……

初秋一过,故乡的田野就变换成另一番景色。围村徜徉,四处凝望:北洼、南堼、东园子、夹道洼里那曲折绵延的堤、高矮不一的树、错落有致的田、品类繁杂的草,一抹的青绿大都变成了另样的黄色。穿行其间,凝眸静观:高粱擎起了棵棵火把;水稻泛出了穗穗金黄;棉花绽裂着朵朵雪白;枣、梨、苹果挂满枝头,随风摇曳;葡萄也由青变紫,一架架、一串串地向着人们张扬。随处写生,都是一幅绝美的水墨,到处拍照,都是一张迷人的影像……

春种秋收,故乡人们秋天的忙碌就是收获。每当你亲自收割和采摘用自己一年的血汗浇灌出来的粮食、蔬菜和瓜果时,心中就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感慨。高粱、玉米、水稻的收割地里一人唱大家和的阵阵歌声,水果园、瓜茄田里人们边摘边品的不断欢笑,打谷院、晾晒场上脱谷扬场的机器轰鸣,汇成了一曲又一曲丰秋的交响,总是让人喜不自禁,美不胜收,荡气回肠……

在故乡,秋天的饭菜大多也都应时应季和清鲜可口。新磨的玉米面儿、新捣的高粱米、新碾的“小站稻”,随便蒸做人们都会爱吃。还有那些炒花生、煮毛豆、蒸山芋、烤玉米,没有一样不让人喜欢,就是在离家很远的田间地头也都可以随时制作。有了这些,如果再熬炖一锅逮来的鱼虾、蒸上几只钓来的螃蟹、炒上一盘散养柴鸡的鸡蛋,每天的餐桌上都会有让你品不完、吃不够的美味佳肴……

秋天是春和夏的自然发展和自然成熟,也是夏和冬的自然流转和自然过渡。秋天的美,也就美在了这种自然、这种成熟和这种过渡。大概没有什么能为秋天的到来做昭告,也很少有人为秋天的离去而惋惜。但秋天的美——承载它的天知,养育它的地知,喜它乐它歌它赞它的人更知!
秋天过了就是冬天,冬天过了就是一年,今年过了,明年故乡那个更加丰美迷人的秋天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