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沟
大山
“柳树沟是山窝,石头没有宝贝多。”这是父亲当年春节时亲自书写并贴在矿井口上的春联。
就象竹林镇没有竹林,柿树沟没有柿树一样,柳树沟也是没有柳树的。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年,我的父亲于五十岁之后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业梦,现在看来,这也是我们家族的振兴梦。
创业之初,父亲在过第一个春节时,井口上的春联是“八人一条心,石头变成金”。一到春节,知道情况的村里人都会专门去看父亲写的春联,看他在新的一年又有什么好对子了。每年的春联都寄托着父亲心中对未来最美好期望。
在父亲的带领下,柳树沟开始热闹起来了,最明显的例子是,这一道沟出现了很多矿井,围绕着父亲开矿的井口又开了若干个井口。
从远处看这里的经济显示出繁荣的景象,其实,繁荣包含着急烈的竞争。因为,我们不难发现,靠近父亲井口周围这一个个井口几乎殊途同归地全部指向父亲所开采井口的方向。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争,说不好听点叫抢,准确点说叫劫!因为,在父亲矿井前进的方向上,有人真的自上而下打了一眼竖井。那阵势,就好像是大家共同去争抢一个多年深埋在地下的金疙瘩,大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现在想起,我才知道父亲所经历的艰难与不易。但那时候我还小,只知道心里不高兴,却帮不上忙,这个复杂局面只靠父亲一个人艰难支撑。不少人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柳树沟十八层天十八层地,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经营的矿口出煤了,质优量大销路好!企图从前边截断父亲所采煤层的人,把他们所挖的巷道几乎全部卖给父亲,配做风井!
于是,父亲煤矿的名称,成了一道沟煤矿广而告知的总名称,有的人竟然在煤场把排队拉煤的汽车喊走,说是一个矿的分矿井。慢慢的,有人居然开始动起了名称排序的心思,就像茅台集团和茅台股份一样,以父亲经营的煤矿出名的柳树沟无烟煤矿却成了柳树沟二矿,周边的客户都盛传,只有柳树沟二矿产的才是货真价实的无烟煤!
看着这一切的演变,脸上布满皱纹、手中经常拿着旱烟袋的父亲笑了,笑声是那么的爽朗,还有他那特有的灿烂的笑容。不服气的人服气了,替父亲担忧的亲戚朋友们终于放心了!父亲的创业之路就是这样迈过一个个沟沟坎坎,继续阔步向前!通过柳树沟的那条乡村公路与外界相通!

人们说,新生事物往往都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这个生命力就体现在它所经历过一切困难都成为其成功的磨刀石。
柳树沟见证着父亲创业的成功,也见证着人心。村委会的人不淡定了,为了逼父亲交纳高额的所谓管理费,在距父亲的矿井口五十米处把村里唯一的公路挖断了,挖了一道一米多宽两米多深的沟,并派人24小时值班,防止我们填坑修路,值班的人说:就是在这里当狗咬人的!
有良知的人都在为父亲担心,怕父亲受不了,挺不住。父亲笑着说,继续生产,该咋干咋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被迫撤离了!因为他们的行为得罪了所有的人,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同声谴责!父亲的脸上又一次露出了他特有的灿烂的笑容!
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有人失败,就会有人成功。明刀易躲,暗箭难防,于是更多的损招、阴招、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经过柳树沟的那条乡村公路,连着外边的世界,依旧车来车往,无论走到在哪里,历史都会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人这一生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疾病!父亲病了。在这个问题上,父亲没有继续保持他以往的坚韧和成功,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遗憾和无尽的伤痛!
三十多年过去了,柳树沟依然没有柳树,但是山坡上的柏树却更加的郁郁葱葱,从柳树沟走出来的人们心中不能忘记的,是父亲当年临危不乱的智慧、淡定与每一次成功时那爽朗的笑声和灿烂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