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愿意亲近自然
文/许延霖
不论走到哪里,我总是愿意亲近自然。
不须是多高的山,不须是茂林修竹,也不须有多宜人的景色,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湿地公园,一座不名经传的小山丘,都足以让我亲近。
先不说那成片的绿油油的满是生机的树芽,单是静坐在树荫之下听鸟儿叫几声就已经是一种享受,好像自己一下子和嘈杂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纵然山下和路旁依然有可闻的汽车呼啸声,但却不影响这一种近乎遗世独立的境地。
我不止一次的想过,为什么自己会对自然有莫名的好感。按说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房前屋后都是一片片茂密的毛竹,对于大山和森林更是触手可及司空见惯,分明就是置身在自然中长大的,真是“何至于此”呢?
后来在城里读书工作,也辗转了一些地方,才逐渐弄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走进自然,不需要你有任何的准备,恰恰相反,你可以放下心里所有的包袱,把最真实的心情袒露在她面前。不管你是焦虑、失落、迷茫、愤怒、恐慌和不满,还是轻松、愉悦、笃定、狂喜、自信和得意,在自然的面前,你都可以毫不掩饰,因为她太博大,太博爱,太包容,容得下你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也容得下你所有的快乐和希冀,也能为你保守心底的秘密。她是完全可以完全信任的朋友,一个永不索取、永不背叛、永不消逝的存在。
走进自然,你无须刻意的记住什么,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过拾级而上的时候,大概是没有多余的精力胡思乱想的,心脏扑通跳个不停,让人喘不过气来,只能瞄准上山的路,低着头往上走,偶尔歇息几步望一望山顶,盘算着还要多久才能登顶。
就算不能登顶也不必懊恼,哪怕是在半山腰也能看到别样的风景。
北宋的苏东坡被贬惠州时,住在嘉祐寺,一次他也是爬山,但是没爬多久就感到体力不支,抬头看了看山顶的松风亭还有好远,不免有点泄气。但是他忽然一想,自己为什么要一定爬到松风亭去歇息呢?这里不也是能休息吗?想到这里,他说自己“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我想,苏东坡的豁达,我们不也是可以学习的吗?所以爬山的时候,我从不要求自己一定要爬上山顶。哪怕在熟悉的半山腰坐上半个小时,听风入耳,那样也很快乐。
而下山的时候,可以看见山下的车来来往往,人都像蚂蚁一样,哪怕山不高,也很容易生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目之所及的世界,都太渺小了,而自己身上庸庸碌碌的事,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何时忘却营营”,大概就是看见苍生渺茫的时候。
我犯头疼病的时候,尤其喜欢亲近自然,爬爬小山,好像只要置身在那一片葳蕤之中,痛意一下就可以退去三分。剩下的几分,可以静坐下来,吹一吹风,写几行字,把心中的不快拾掇干净,随风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