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这个人》
作者: 吴迪
摄影、主播:潺潺溪水
一直以来
一直想着李春这个人
我决计去看他
从石家庄到一座石头桥
不经意抢在了疫情之前

他纪念碑般地站立
注目一座纪念碑一样的桥
我的目光不遗一丁点文字
他全部的介绍只有“李春”两个字
剩下就是这座无言的桥

谁在帮助你计算出一堆石头
垒出最小的曲面又要最大的跨度
最轻的重量又负荷最重最久的历史
我反反复复踏步重重地在桥上走
我的羽绒服里背负一万首诗的鹅毛......

您百毒不侵 桥百折不挠
我走了一百遍 终于明白
千山万壑行路难的江山
十几年的时间成为桥的祖国
这桥世界的春天是从这里起锚

【注】李春简介: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安济桥)就是他最伟大的杰作,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中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赵州桥建成后成为中国北南交通的要冲,有“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美誉。舟船在桥下航行,人马车辆从桥上驶过,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为蛟河两岸人员来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座大桥自建成已有1300多年,这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剑、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然屹立在洨河上。

作者简介:吴荫祥,笔名:吴笛(吴迪)。爱好文学50余载。喜欢背双肩包独自远行,逗留机场和书店,喜爱超微和创意物件;朋友圈只发诗歌。

主播:潺潺溪水,本名陈丽萍,高校退休教师,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喜欢用摄影挖掘美,用声音传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