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湖北监利人,开小杂货店,热爱文学。
在中国古装的电影、电视中,经常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手提一盏灯笼,穿梭于古街古屋中,一边敲梆一边吆喝:“天干勿燥,小心火烛。”古时候的打更人,现如今在周老嘴镇革命老区竟然也穿越出现了。
让我们来一起见识见识这位老区“打更人”吧。晚上七点整,七十多岁的夏道林老人,身着一身深灰色长衫,头戴一顶鸭舌帽,一手提着一面泛黄的铜锣,一手拿着棒槌,一般走五步,敲三下,接着便用他那独特的,拉长声线的,略带沙哑的嗓音吆喝着:“天干勿燥,小心火烛!”
夏爹告诉我,他每天的行程基本上都是周老老上街、沿河街、老下街、逸群路、贺龙大道、教育路等等,一趟下来,怎么也得40多分钟,而且每天都是二趟,分别是晩上七点、九点,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因为我们周老古镇属于红色旅游基地,所以来这里旅游的人特别多,好多游客看到提锣打更的夏爹,感到特别的稀奇,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好多人都抢着和他合影,拍视频,发朋友圈,发抖音,一时间,夏爹成了周老的名人,大家都知道监利县周老嘴镇有个打更的夏爹。
夏爹除了打更外,更有一副热心肠。街上的留守老人居多,他便挨家挨户提醒老人们做好防火措施。比如,在家做完饭后,要记得关闭煤气,平时多检查家用电器设备和线路,不要随意丢弃烟头等等。
我曾问过夏爹,问他每天重复这样的工作,这么大的工作量,累不累?什么时候退休?夏爹笑了笑,告诉我,反正每天都是要散步的,一边打更,一边健身,一举两得,每天都搞习惯了,反之,如果要我现在停下来,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听了夏爹的一番话,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夏爹,夜里行走在周老街头的更夫,成了革命老区最温暖的风景,他用一声声吆喝,守护着这座古镇,让古镇的人们能够安心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