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仰止
———献给天路行军的妈妈们
落日熔金
朗 读:五彩云霞
配乐制作:五彩云霞
音 乐:高原红
疫情期间,朋友推荐一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天路行军1950》——千名女兵徒步进藏纪实。“千名女兵徒步进藏”这八个字像八道闪电撞击我的眼帘,因为我妈妈也是这“千名”里的一员,妈妈们艰苦卓绝高原行军的形象即刻浮现脑海……
七十年前,一千多名妈妈们正值豆蔻年华,大部分生活在天府之国四川,家庭条件优渥,都正在准备参加大学招生考试。

当时(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军校发出招生通知,这群与全国内陆大部分地区人民一道刚进入新中国的姑娘们,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穿上了黄军装。
几个月培训结束,她们分配到各个岗位,与部队指战员共同完成进军西藏、统一祖国的任务。
虽然军校教员、部队领导把西藏的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艰巨性讲得很明白,但这群天真活泼单纯可爱的姑娘们并没有把困难放在眼里,1950年3月带着欢快的笑声跟随大部队踏上进军西藏的征途。

然而,高山缺氧、狂风暴雪、旷野冰河、缺衣断粮、餐风露宿,特别在女性生理期与男兵一样趟冰河、卧冰雪,难以想象的困难伴随2000多公里荒原和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雪山,这一路的艰苦非常人能承受。
可是,当年花季的我们的妈妈们走过来了,不仅如此,她们一路歌舞说唱为部队鼓劲;一路宣传发动解开藏族同胞的疑惑、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一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维护部队战斗力、拯救藏族同胞生命;一路学习贯彻中央相关政策与西藏上层建立良好关系打通行军关隘;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建机场,为后续部队行军创造条件;一路收集天文、地理、气象、矿产、野生动植物资料为日后建设西藏奠定基础……

她们也是血肉之躯,她们正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感谢作家纪晓松历时近三年,行程数万公里涉足十多个省市采访百余名健在的首批进藏女兵写作《天路行军》,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却被历史淹没的、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女兵天路行军图画。
在这部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出生在旧社会的女学生是怎样成长为背负民族希望、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的共和国战士;一群天真烂漫的姑娘进入西藏结婚生子、扎根边疆,忍受母子骨肉分离痛苦成长为舍小家为国家的伟大母亲,她们承受的情感上的苦痛比千里行军更甚。

这本书展示的不是苦难,而是女兵们昂扬的奋斗、坚定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的锻造、丰富的精神世界,这群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里完成特殊使命的女兵,应该被后人记住、被历史记住、被共和国记住!
不是因为她们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才敬仰她们,而是在她们身上闪耀着中国女性善良、坚韧、勇敢、乐观、吃苦耐劳、识大体顾大局的母性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每当问起妈妈们经历那样的艰难困苦是否后悔过,所有妈妈都说:我骄傲,我有幸参加了统一祖国、解放西藏人民、建设新西藏的伟大事业 ,人生有这个经历很幸福,绝无后悔!

这就是我们妈妈的胸襟和境界,这就是她们的初心和信仰!作为首批徒步进藏女兵的儿女,我们纪念她们,也是鞭策自己,传承妈妈们优良品德,教育引导下一代在国家、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勇敢地担当社会责任,尽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既熟悉又陌生的妈妈们,让读者对“中华母亲”有更全面的认识,让当今青年从首批进藏女兵身上吸取营养,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坐标。妈妈们在她们撒娇的年龄离开父母的怀抱踏上天路奔向艰难困苦去追寻理想,在我们应该撒娇的年龄她们坚守西藏去践行初心实现理想,这种胸怀大爱的母爱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体验到的。我骄傲,我有这样一位英雄妈妈。

作者简介
吕小清,网名落日熔金,退休干部。现在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从事公益活动。与善结缘,闲暇周游世界,饱览自然山水,悠然快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