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姚培伟
播讲:南屏晩钟

今天,德德和清清终于盼到了中秋。金黄的月亮高傲地升起,光亮、圆润,像一块玉琢的盘子。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
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仔聊天,一会儿好像害羞的小姑娘。
每年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德德说:“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月亮更圆满,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又叫团圆节。”清清接过德德的话茬说道。
看来,他们在等待中秋佳节的日子里都做了功课。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人们在中秋佳节都有吃月饼的习俗。
德德是个吃货,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好日子,更不会放过月饼。他身前堆满了月饼,有莲蓉,五仁,黑芝麻,蛋黄,还有好多水果口味的……
德德看着如此精致月饼,竟有点不舍得吃了,但是一口咬下去,只觉得软糯可口,香甜美味,金色的蛋黄露了出来,那么可人,他迫不急待地尝了尝,有一点淡淡的咸味,更多的是蛋黄的浓香占领了整个舌尖,让人欲罢不能。
“别光顾着吃。”清清说,“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
“既然你问了,那我怎么好意思不回答你呢?”德德正想找个机会炫耀一下,谁知道清清自己撞到他的枪口上来。
德德吞咽了一下口水,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月饼上,但是他又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所以他只有很痛苦地暂时让眼神从月饼上艰难地挪开,然后说:“月饼最初是用来祭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孟良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德德的回答令清清大感意外,她原本以为德德对吃月饼更感兴趣。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来她对德德要士别三时,当刮目相看,这家伙的进步太神速了。
德德看着天空的明月,突然想起武侠宗师——古龙的著名作品《天涯明月刀》的片段: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的?”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里?”
“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
“刀就在他手里!”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
“空的?”
“空空蒙蒙,缥缈虚幻,仿佛根本不存在,又仿佛到处都在。”
“可是他的刀看来并不快。”
“是的。”
“不快的刀,怎么能无敌于天下?”
“因为他的刀已超越了速度的极限!”
“他的人呢?”
“人犹未归,人已断肠。”
“何处是归程?”
“归程就在他眼前。”
“他看不见?”
“他没有去看。”
“所以他找不到?”
“现在虽然找不到,迟早总有一天会找到的!”
“一定会找到?”
“一定!”

德德突然自言自语:“不管浪迹多远,一定会找到归程!”
而作为最佳拍档的清清,早已和德德心有灵犀,她不禁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德德和清清拿起月饼,一起吃起来。他们在这个传统佳节祝愿大家像月饼一样团团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