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较 量
(微电影剧本)
广 木
【故事梗概】通过国家级重点中学——黄江一中,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所带的两个高考班,取得不同的成绩,以及所干不同工作得出不同结论的较量,说明我们的教育应当将目光放长远,比起培养出一个考试机器,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有原则有思想的人的道理。
时间:当代
人物:程校长:50多岁,黄江一中校长
黄老师:40多岁,高三一班班主任
文老师:20多岁,高三二班班主任
一班学生:杨柳、高超
二班学生:林可、余强、陆彩霞、梅林
一、二班班长及学生若干
推出片名:较量
打出字幕:16年前
画外音:16年前,黄江一中就是国家级的重点中学了。黄江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一个是黄老师,一个是文老师。黄老师,40多岁,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书也教得中规中矩;文老师,20多岁,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颇有一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
场景一 校长办公室
程校长:(内心独白)高三年级一共有8个班,一班二班是重点班,黄老师是老资格的高级教师,把一班交给他把关绝对没问题,那么二班的班主任让谁担呢?(思索着,突然有人敲门)请进!
文老师:(进门)程校长,我知道您正在考虑谁担高三二班班主任是吗?
程校长:你……什么意思?
文老师:我愿意担这个二班班主任!
程校长:(不置可否地望着,内心独白)我怎敢轻易地把二班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呢?
文老师:程校长,我有绝对的信心带好二班。这样吧,我先给自己断条后路,如果明年的高考中,二班比不过一班,我引咎辞职——不是辞班主任这个职,是辞我的公职!
程校长:(吃惊地)此话当真?
文老师:愿立军令状!
程校长:那好吧!
场景二 一班教室
黄老师:(面目慈祥地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当然了,如果高考失利,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讲台下响起了窃窃私语,还有小声的哄笑声,坐在最后的一位学生杨柳站起来。)
杨 柳:黄老师,这些话我们都听得耳朵生老茧了,你能不能说些新鲜的?
黄老师:(不怒不恼,笑嘻嘻地)话是不新鲜了,可理儿不老,这些话,我不仅要天天讲,还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讲,我要把这些话印到你们的心里。
(讲台下又是一阵嘘声……)
场景三 二班教室
(二班的学生走进教室时,文老师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座位都被指定了,座位上贴着写着姓名的纸条,教室前排放着一辆轿车模型,后排放着一辆自行车模型。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
文老师:(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突然他指着最后一排和最前一排的两个学生)余强、林可,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余强骑着自行车,和开着大奔的林可在高速公路上相遇,那么,谁应该让给谁路?
余 强:(直溜溜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
林 可:(看看老师,看看余强,摇了摇头。)
文老师:你们回答不出是吧,我来给你们答案。余强应该给林可让路,为什么呢?因为高速公路是为汽车修建的,你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资格在这条路上奔跑。(全班学生愣愣地看着文老师,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文老师抬高了声音)这虽然是想象,但是有一天可能就是事实,它可能发生在二班的每一个人身上!显然,骑自行车的是在高考中的失败者,开大奔的是高考中的胜利者!(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么赤裸裸的教育。)大家或许都注意到了,你们的座位都被我划定好了,请原谅我不给有些同学面子,我对座位排列的标准是,成绩好的坐在前面,成绩差的坐在后面。当然,如果你想坐到前面,离这辆大奔近点,你就必须战胜一个个对手,让他们灰溜溜地坐到后排的自行车旁边。
画外音:二班独特的班会像风一样在同学们中间传播开来,一班的学生回味着黄老师干瘪的鼓动,纷纷羡慕二班有了个思想解放开拓务实的班主任,叹息自己遇到了一个老古板。
场景四 教师办公室
(黄老师听到了风声,找到文老师。)
黄老师:(不满地)文老师,你怎么能这么去教育学生呢,人的一生总不能只讲竞争,只论成功吧!你按成绩的好坏排座位,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心理怎么承受?我建议,你应该把成绩差的同学和成绩好的同学排在一起坐,相互帮助。
文老师:(打断话)黄老师,自然界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现代社会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不相信眼泪,学生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残酷的现实,现在就让他们接受这样的事实,未尝不是好事。
黄老师:(想说什么,一时语塞)这……
文老师:黄老师,我的教育方式究竟恰当不恰当,一年后见效果,十年见结果,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黄老师碰了一鼻子灰,闷闷不乐地回到宿舍。)
画外音:一晃,两个学期过去了,高考如期来临。结果出来后,黄老师蔫了,文老师笑了:二班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一班,全班56人,55人达线,惟有余强一个人名落孙山,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32个人,而一班虽然也只有高超一个人落榜,但达重点线的只有10个人。
黄老师:(不服气,忧郁地望着文老师)一切都还没有完,几年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
文老师:(冷笑一声)我坚信,二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一班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他们,因为我传授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
打出字幕:11年后
场景五 某豪华酒店
画外音:白驹过隙,一晃,11年过去了。黄老师快要退休,文老师也人过中年,岁月磨砺他的锋芒,当年的斗志也渐渐薄弱。他和黄老师已经忘记了当年约定的比试。可那届学生毕业10年的聚会,又让他们想起曾经的较量。
(相聚的日子,二班的毕业生大出风头,不少人都是开着大奔来的。在餐厅里,文老师对二班班长耳语了几句。)
二班长:我来介绍一下我们二班的精英同学:林可已官至副县长!
林 可:(一副官气十足派头,招了招手)同学们好!
二班长:陆彩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
陆彩霞:(一副心高气傲的样子,点了点头)大家好!
二班长:梅林读了博士后,这次专程从美国赶过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梅 林:(在大家的掌声中,边招手,边用英语咕噜了句)Hello, everyone!
二班长:我们班只有落榜生余强没有来,他说他没有混出名堂,羞于聚会。他发誓他会开着大奔来参加下一个聚会的。下面请一班同学介绍一下好吗?
(“好!”二班同学呼应着,故意鼓起了带有讽刺意味的热烈掌声。)
黄老师:(摘下老花镜,轻轻地摇着头,小声地自言自语)怎么了?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我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啊!(一班班长,向黄老师请示怎么说)如实说,我相信,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一班长:我们一班最大的官是杨柳,任某报社的编辑部主任,发小财的有几人,真正意义上的大款一个也没有。这次聚会不少同学是骑着自行车从四面八方赶来的……
(一班的落榜生高超突然站起来接过话头。)
高 超:呵呵,我就是骑自行车赶来的,这辈子就算是和自行车干上了——我开了个自行车修理铺,老同学修车免费!
(一阵哄堂大笑,二班有的人讥讽道:“这个慈善还是送给你们一班同学吧,我们二班用不着!”又是一阵大笑……)
(二班的学生围着文老师,说着感谢的话……只听有人说:“是文老师给了我们一种决绝的态度,而态度是决定一切的……”
(一班长面红耳赤地坐下了,其他的一班同学大都愧疚地低着头……)
杨 柳:同学们,别气馁,时间会说明一切的!
黄老师:我还是那句话: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文老师:好,那咱们就下次聚会看!
打出字幕:16年后
场景六 某豪华酒店
画外音:时光如流水,一晃又5年过去了,还是那座酒店,又到了同学们聚会的日子,可是二班的学生却没有了上次聚会的兴奋劲儿。
(二班同学在嘁嘁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一班长:喂,我说各位,别小声议论,大声说出来吧,怎么不见二班那几个精英啊?二班长,还是你先来介绍介绍好吗?
(一班长话音刚落,一班学生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班长:我不说大概大家也知道了,我们班今天有三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林可,身为副市长的他,为了确保坐上市长的宝座,竟然去买凶杀人,将另外一位副市长刺杀,现已被拘留审查;第二个是陆彩霞,她因为窃取另外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触犯了法律,进了监狱;第三个是余强,这5年里,他左突右奔,还是没有出人头地,连个大奔的司机也没有混上,他焦虑、他愤恨,终于他的精神崩溃了,住进了精神病院。唉,我实在为这些同学感到惋惜呀!他们怎么就……
(二班长的本就不大的话音,被越来越响的议论声淹没了。)
一班长:请大家静一静!我把我们一班的情况向各位汇报一下:今天我们一班也有两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杨柳,年初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记者,因为曝光一个黑社会团伙,被人暗杀,以身殉职;第二个是高超,去年,德国一家自行车制造公司看中这个技术精湛的修车匠,高薪聘请他去了德国,做高级技工,天高路远,他实在没有时间飞回来聚会……
(不待一班长说完,大家又高声议论起来,不少人是把两个班对比着说的,明显的是褒一贬二。)
(文老师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仿佛老了10多岁,垂着头,乱发遮盖了他苍白的脸。黄老师坐在他的对面,无声地望着他。)
黄老师:(沉默了一会儿)文老师,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我更想说的是,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
文老师:(慢慢地抬起头)唉——(一声长叹,泪眼婆娑。)
画外音:这个故事含义很深刻,看似在说两个老师的较量,实则是两种教育理念和做人原则的博弈。我们的教育,应当将目光放长远,比起培养出一个考试机器,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有原则有思想的人!
(剧终)
——根据汉桥学长《两个老师的较量》改编

作者简介:广木,男,河北省涿鹿县人。本名杨存山。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曲艺戏剧研究会主任。桑干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出版多本作品集并获多种奖项。被河北省评为“河北好人”。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