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拓岁月长》
作者:神羊
文字史料顾问:祥云
笫二篇:兴安二水平上马,井塔安装大会战
鹤岗矿务局兴安煤矿位于鹤岗南郊25公里处,是鹤岗矿山由前苏联援建的两处大型国有矿井之一,因年产煤炭300万吨而位居东北第一大井工矿之尊。
1977年后,我在煤建处七工区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兴安二水平井塔安装会战。同时还配合处工会工地会战指挥部搞战地宣传工作。
1976年我们被集体调到七工区,因有美术特长被安排到外段木工组在册,在工会从事宣传工作。会战伊始我与木工组师兄高传龙、陈振海来到会战工地挂一块2米高的宣传板,一向工作主动的我抢上前,一手举着钉子一手用斧头钉,但由于墙面较高斧头用不上劲,处长杨宪义在后面笑说:那斧子象弹脑瓜崩似的。师兄高传龙上去几斧子就砸进去了。

当时我们吃食堂,住在矿招待所改建的通铺大炕上,我们七工区的任务是,安装从瑞典进口的提升绞车等井塔大型机电设备,晚上还要到工地收拾一下当天剩余的零活。我们木工组的任务则是配合安装罐梁支模板。一天晚上我参加了起重组的工作,在一层用手动小绞车向60多米高的井塔提升物件。提升口上面是用三根大圆木绑成的三角架。因我常在工地看提升工序很简单,也就是按电纽后,用闸把子推或拉既可提升或下降,我就主动抢了这个提升活。结果适得其反,当传递信号的师傅喊上、上时,我按上电纽了,再喊下时,我还是按上电纽了,师傅又喊下,我又提上了。这时师傅急忙大喊停停停!跑过来将我推到了一边。后据井塔上端的起重班长王振林师傅讲,当时可把我吓死了,提升件马上要顶上三角架了。据说要是顶到三角架,可以把三角架拉倒,三角架和提升物会整个从吊装口砸下去,可能会把60多米高且多层的水泥地板砸塌,不敢想像,那后果将是什么样子呢?
在会战工地,我除了完成木工活外,就是参与处会战指挥部的宣传工作,主要是写黑板报,墙报、大字块和手刻油印战报,还为一个广播室供稿,这些声势浩大的宣传鼓动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兴安二水平会战进程。

一次工会副主席马子清和宣传科长尚广武,安排起重工王桂林师傅用吊框将我吊到60多米高的井塔外墙上,写2 x2米见方的 “工业学大庆” 五个大字。我虽然胆子大,但从未上过高空写字,还写这样大的字,在左右飘忽上下不定的高空更是不好操作。当时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只是想坚决完成任务。这样就一笔一笔先写个外框,再涂满红色油漆。五个巨型大字写了一天。当时是春天,风很大,油漆刮的到处都是,再由于井筒滑模墙面不太光滑,上下距离又很高,有时吊绳会刮到墙上,我走到另一边吊筐会猛的抖动,虽然发生不了意外但也是相当吓人的。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我完成了任务,工业学大庆五个鲜红的大字在几公里外也能看到,有力地鼓舞了工人们大干快上的冲天干劲。
记得还有一次打夜战回来睡觉,我把挨着睡觉的七工区副主任徐劲刚的被子拉到了我身上,初春寒冷的夜把他冻醒了,他起身穿上衣服就上灯火通明的工地去了。
抬眼望一望沸腾的兴安矿区,井塔高歌谱写着新篇……那些年鹤岗矿务局大干快上“三年干一千,五五翻一番”的响亮口号,催征鹤岗煤炭产量一越位居全国第四名,我们没有给从鹤岗走出去的煤炭部长于洪恩丢脸,为全国革命和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做为十万矿工十万雄兵的一员,也深感骄傲和自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