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镇:创“五好大同 ” 树文明新风”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基层党建成果,根据《中共东至县委关于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引领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大渡口镇大同村全力实施“创‘五好大同 ’ 树文明新风”书记项目。

通过实施“创‘五好大同 ’ 树文明新风”书记项目,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婚丧嫁娶新风、促进矛盾调解和风,推动制度建设、文化宣传到位、评选活动到位、调解成效到位,努力做到便民、助民、乐民、化民,实现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文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进一步增强村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讲”字为先,抓好宣传教育普及。成立文化大讲堂,组建文化宣讲队,定期举办宣讲活动,向全体村民宣传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典型范例。联系镇司法所、农技站、民政所等相关部门举办各类讲座,为村民们进行法律、技术、政策的宣传普及,全面提高村民政治素养、文化修养、技术涵养。

“评”字为尺,抓好创新争优示范。开展大同村“优秀党员”、“优秀组长”评选,以党建引领基层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影响力。围绕公开评审、公开表彰的形式向村民展示家庭和睦的先进典范,引导家家户户形成积极向上、创新争优的良好现象。

“帮”字为线,抓好安全和谐建设。成立“说事议事厅”,邀请村“五老”人员作为调解人员,借助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们良好群众基础、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帮助村民化解矛盾,力图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风险就地解。”
“促”字为重,抓好村风民俗培育。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让村中事务事无巨细均可有规可循,有据可依;针对婚嫁丧娶活动中的攀比现象,采取行而有效的措施,扩大“红白理事会”的影响力,监管村中婚丧嫁娶活动中的不良现象,促成简办红白喜事的良好风尚。并将村部大礼堂作为婚丧嫁娶活动的公益场所,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做表率。

“庆”字为荣,抓好传统文化复兴。因地制宜组织文化活动,如端午包粽子大赛,中秋赏月、农家大舞台联欢会等,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复兴“大同村幸福铃枪舞队”,深度挖掘“打铃枪”历史演变过程,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文化,促进大渡口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活动中传承中华文明,复兴传统文化。(撰稿人:袁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