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老驴说故事》是作者老驴的笑话故事集。《杂传集》就是单篇微型小说集。《书呆子集》中的书呆子,有时候生活在现代,有时候穿越到古代去了……上下集之间,大都没有什么联系。中篇小说《老王不老》,分为《老王不老前传》和《老王不老正传》。
◎某生梦游(原创版)
某生夜间梦游,与人华山论剑,比武酣战正是激烈……已是三百个回合,不分胜负……战未到六百回合时,惊醒了旁边的妻子。妻子以为丈夫在做噩梦,紧紧地抱住丈夫与胸前……憋坏了的丈夫惊呼到: 我一直敬佩你是个大英雄,没想到你竟然使用“胸”器……(原创版)
◎祝寿联(原创版)
莫老爷,早就想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他不学无术的侄儿;侄儿也早就想找机会,拍一拍姑父大人的马屁。正好姑父六十大寿,机会来了,侄儿写了一副对联:
寿寿寿寿寿寿寿
钱钱钱钱钱钱钱
高兴的姑父,是一个劲儿的在众多客人面前夸侄儿聪明、能干……众客也是应和着说,公子年轻有为,令千金花容月貌,真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啊!……“寿”与“嗖”有点谐音。就在这个时候,村里有人正溜着狗,“嗖嗖嗖嗖嗖嗖嗖”地从姑父家门口经过……

◎健忘症(改篇版)
张将军作战非常勇猛,但可惜的是,患上了健忘症。只能让他做程咬金、李逵似的人物冲锋陷阵,不能够委任他为三军统帅。
某夜晚,有贼偷得张将军家里之玉,被逮着了,正送官府去的时候,张家的小儿子突然发起了高烧……
那贼没有乘机逃跑,而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大堂……忙活了大半夜的张将军,回家见了此贼,厉声道,你是什么人,到我家来干嘛?那贼欲说,我就是上半夜被您抓住的贼——话没有出口,张将军急了说,我我,我什么,还不快点给我滚蛋,打扰本将军睡觉!
愁眉苦脸的贼一听,立马喜笑颜开,还怀着那块赃物——一块好大的玉器,飞着跑了……
边境战事再次吃紧,张将军依然向以前那样冲锋陷阵……突然,自己连人带马,被敌人用绳索绊倒了,就在这个万分危急的关头,有一个士兵比他还要勇猛地杀了过来……张将军解开绳索后,抓起大刀向敌人的头颅挥舞砍去,就像是砍菜瓜一样,再次杀得敌人是喊爹的喊爹,叫妈的叫妈,唯恐自己的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一双腿,爬着,滚着,四散奔逃……
事后,大帅又一次表扬了张将军。张将军说,这次如果不是一个比我还要勇敢的士兵拼死相救,只怕我早成了敌人的刀下之鬼……大帅“哦”的一声,说,还有这等奇事,把那个士兵找来,本帅要见他!
那个士兵穿着铠甲,头绷着纱布,径直来到了大帅的帐下,拜见大帅。大帅扶他起来,仔细地瞧了瞧他的模样,鼻子眼睛很普通没有啥不一样,怎么就这么勇敢呢?于是就问,你为什么拼了命的要救张将军?士兵说,当年,我偷了张将军家里的好大一块玉,给我娘治病,被他逮住了,将军非旦不把我送官府治罪,还让我带着玉回了家,治好了我娘的眼睛……
大帅忙扭过头来,对身边的张将军作揖说,将军宽容大度,是我等学习的楷模啊!张将军忙罢了罢手,说,大帅过誉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那年,我捉住了这小子的时候,恰逢我的小妾所生的儿子发高烧,来不及处理他,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又把这事给忘了……
张将军说完,整个营帐哈哈大笑……

◎谁杀陈佗(原文版,有译文,有简评)
有甲欲谒见邑宰,问左右曰:“令何所好?”或语曰,“好《公羊传》。”后入见,令问:“君读何书?”答日:“唯业《公羊传》。”试问:“谁杀陈佗者?”甲良久对曰:“平生实不杀陈佗。”令察谬误,因复戏之曰:“君不杀陈佗、请是谁杀?”于是大怖,徒跣走出,人问其故、乃大语曰:“见明府,便以死事见访,后直不敢复来,遇赦当出耳。”(魏邯郸淳撰《笑林》)
【译文】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问:“不知县令大人平时有什么爱好?”随从告诉他说: “县令没有公干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是津津有味……”
这个人把县令的爱好记在心里,急忙跑去见县官。县官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他早就想好了答案,回答: “一心只读《公羊传》别无他求。”县官接着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这个人哪有读过《公羊传》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陈佗是个啥人物,以为县官问的是本县发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平生确实不曾杀过人,对于陈佗被杀之事更是一无所知。”
县官一听,知道这家伙并没读过《公羊传》才回答得如此荒缪。便故意戏弄他说:“既然陈佗不是你杀的,那么你说说,陈佗到底是谁杀的呢?”这个人见县官还在不停地追问下去,更加惶恐不安起来,吓得他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好,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了……
别人见他这副狼狈不堪的模样,便拦住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个人气喘吁吁,惊慌失措地说“我刚才拜见县官,他追问我一桩杀人案——这这,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又拍拍胸脯说: “还是等县官把这桩案子搞清楚后,我再来吧。”
说完,这个人,光着脚,跑远了……
【简评】世上如某甲者有几人?明朝张岱在他的《夜航船》的序中说: “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畏惧),弮(juàn,卷曲)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tán)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看来,这拍马屁,还是一门学问呢……
那么有没有会拍马屁之人?这事,历史上大有人在,比如还是明朝的谢缙,有一天: “解缙尝从(皇帝)游内苑。上(指皇帝)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一步高一步。’上大说。及下桥,又问之。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jù,急忙)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guǐ yán,欺骗之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聪明,反应敏捷)。”(出自冯梦龙《白话笑史·解缙敏对》)
或者说“欺人以方”也有之,比如春秋时期的郑国,有这么一个故事: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出自《孟子·万章上·校人欺子产》)
【译文】: 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执政大臣)子产,子产就让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池中。可是,那个小吏把鱼做熟了,回来复命说:“刚刚把鱼放入池中,显得好像有点疲惫,活动了几下后,就灵活自在多了,尾巴摆了两下,迅速地游得不见了踪影。”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管理池沼的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已经把鱼做熟了吃掉了,他还在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君子是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的,但是,很难用不合情理的方法,来欺骗像子产那样的君子。
老驴认为,拍马屁含有欺骗的成分,故引用了这个故事。

◎流产(原文版,有简评)
文/牛志强
某生习作多年,皆不中,牢骚满腹“编辑有眼无珠,不识金玉。我若有关系后门,早登龙门矣!”
晨接信札,拆阅之,心狂跳,面如丹,手舞足蹈曰:“吾中矣,吾中矣!”原来是编辑来信,嘱其修改再阅。某生遂伴病一日,闷头家中,反复领会编辑意图,夜以继日改毕。即刻以百米冲刺速度,跑至邻街邮筒,小心投寄之。返回家中,亢奋难寐,文思潮涌,旋又成一万字短篇,不知东方之既白。
时光荏苒,数月已过,不见回音。翻遍刊物,亦不见发表。某生焦急万分,如蚁在锅,决心佯病三日,自费赴200里外某市编辑部,探听虚实。
及至,岂知编辑不在。细问之,原来编辑系一女性,习惯性流产,在家休养保胎。某生大失所望,悻悻然返回故里。
归家后,猛击上额,悔不迭声:“何不去编辑家探视慰问?鸣呼,坐失良机也!”遂亡羊补牢,取出上月奖金30元,购得食品、补药若干,附热情洋溢之信件,与重抄之新稿悉数包裹寄去。
某生翘首以待,日跑传达室3次。半月后,稿件包裹竟全部退回。编辑信曰:“大作未改好,反失原来优点。原拟代笔修改,扶植成篇,无奈读阁下大札,见‘留产’、‘密贱’、‘盖片’、‘鱼干油’、‘十全大扑丸’、‘乌鸡白风丸’等语,笑个没完,频频牵动腹肌,致使又流产矣,无力劳作,望谅。”(选自江曾培《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
【简评】某生错别字一大堆,还大言不惭地感叹: “编辑有眼无珠,不识金玉。我若有关系后门,早登龙门矣!”有一编辑好意复信,嘱咐文章修改意见,某生并没有领会其意图,还憋出病来一日……其结果,修改的还是一塌糊涂(未见发表,应该是这样)……
某生投稿屡次失败,不好好地反思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反而去忖度编辑的心思,最终弄巧成拙,拍马信寄出,由于错别字太多,更坏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编辑系一女性,习惯性流产,在家休养保胎。”看了某生的信扎“笑个没完,频频牵动腹肌,致使又流产矣,无力劳作,望谅。”
还有就是,作者用半文半白之文辞,将某生自视甚高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如首段云: “某生习作多年,皆不中,牢骚满腹‘编辑有眼无珠,不识金玉。我若有关系后门,早登龙门矣!’”
第二段云: “晨接信札,拆阅之,心狂跳,面如丹,手舞足蹈曰:‘吾中矣,吾中矣!’”
第三段云: “时光荏苒,数月已过,不见回音。”说明某生盼投稿成功,度日如年……
第五段云: “何不去编辑家探视慰问?鸣呼,坐失良机也!”与某生的错别字一堆一堆的,及未能够领会编辑的真实意图,形成强烈的反差!(老驴)

【作者简介】: 原名彭先勇,网名憨哥,一九七四年九月生,文学爱好者。著有新、旧诗歌。长篇小说《憨哥游记》;喜剧小说《老驴说故事》含有《老王不老》、《杂传集》、《书呆子》、《老同学》、《憨哥外传》等;短篇小说乙篇有《村叟》、《路人甲》、《网络采诗者》、《魅狐》等。还有《老驴的微型小说集》(甲篇)。曾经用过笔名: 亡羊人(或补牢翁)、骆驼等。
【说明】凡是没有诗词的微型小说、中短篇小说归入甲篇; 有诗词的小说归入乙篇; 《老驴说故事》就是老驴的笑话故事集。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