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423
朱元璋(二)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甲申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初谥“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读《朱元璋酷刑难治贪》有感
贪官多如牛毛,
官位空缺帝躁。
强迫戴罪办公,
史上实难查找。
为何官吏多贪,
谁能一番说道?
一说政策问题,
一说官德缺少。

读《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害功臣》有感
庆功楼上炮声响,元勋宿将一扫光。
千古未有实残忍,一页史书血泪淌!
出生入死征战苦,打下江山难共享。
为给子孙铺平路,不惜杀戮相和将。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