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清代书画家。与清初四王及吴历合称“清六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学褚遂良、米芾,融会贯通,自成格数。被称为“恽体”。
恽寿平从楷书入手,之后行草学王羲之及王献之父子,后来致力于学褚遂良书法,这在当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他能在当时书坛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明末清初的书坛,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对宋元书风的承袭,将宋元以来文人书法的把握和个人性情的表现融汇一体,将和谐优雅、轻松自然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入清后,由于康熙皇帝的个人喜好和提倡,使董书弥漫书坛。但是恽寿平对当时流行的董其昌书法也是颇有微辞的,他认为:“秀绝故弱,秀不掩弱,限于资地,故上石辄不得佳,其不足在是,其高超亦在是”。这表明恽寿平能发现其长处和短处,而扬长避短,自成一家。
此帖为恽寿平《题钱穀柳浦渔乐图》,现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明·钱穀《柳浦渔乐图》局部
恽寿平《题钱穀柳浦渔乐图》
高清局部欣赏
▽
内容来自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