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牛人还是两位女性,女性乃大地之母,也许这是在母系社会就流传下来的故事。
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她不但炼石,而且还很英武,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而这“浴日”的神话知道的就不多了:《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在大海里给太阳洗澡。我的天,想象瑰丽吧,敢给太阳洗澡,不过,她是太阳的妈妈,就像母亲给儿子洗澡一样,这就很正常了。
虽然知道,但很多人以为炼石补天补的是共工怒撞不周山倒塌的天,“炼石补天”的百度百科和“怒撞不周山”的百度百科都是这样讲的,但我受到一本书的启发,知道这是错误的,还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来辨析这件事情,其实有首诗说的很清楚:“自古孤忠独立难,谁能一手障危澜。女娲欲补天仍破,精卫空衔海未干”。
我原想是我的对河老乡李贺的作品,查查网上应该不是,好像是《续金瓶梅》中的一首诗,而我的老乡在《李凭箜篌引》中写的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是了,不管是谁的作品,人家说的是对的,女娲补的天是“不知怎么塌的天”,而共工撞倒山是古人为了解释他们不知道的自然现象(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地球在不停的转):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这就是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补了天还怎么向东流?
至于洗太阳,不由想起后羿射日,想是这十个儿子长大了不听母亲的话,是啊,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儿大不由娘,不过太过分了,这个社会总有收拾你的人,到时候谁也没有办法。
西方也有同样的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也想像父亲一样威武的驾着太阳车,可他控制不了那些烈马,致使大地烤焦,云彩冒烟,宙斯一怒之下用雷把他打下了埃利达努斯河,同样结束了生命。
对人们有利的人们会记住,有害的最终逃不过严惩。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是神话,不过我们看到这句话的出处就知道,孔子的精神还不在推崇儒家,在: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还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是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的。
我们赞扬的《愚公移山》不就如此吗?
历数古代帝王,那是在1936年,当他刚到陕北的时候,不会有多少人想到他日后会主政中国,当然我们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更靠前,当他1925年离开韶山走向全国时在橘子洲头感慨万千写下《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候,谁都会认为是一个热血青年抒发心情而已,同样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两次他都用沁园春的词牌名,是不是巧合)。当建国后柳亚子和他的词,大家只好嘲笑这位老先生不知天高地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