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历乃人生天赐之财富
孙述考
2021.8.24日10时36分一11时33分作
吾青年时代之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故,农村为吾母壤。农村之自然环境、万物习性、农业特点、劳动方式、风俗习惯,了如指掌。故,农村不唯吾故里,亦吾之母校。此母校,非官署之校舍,而以天地为穹庐。天地之大,自然之广,万类之盛,气候转换之明晰,农业劳动之艰辛,民风之淳朴,大小节日之隆重,此乃人生无比珍贵、无与伦比之财富,非城市之人所能经历感受。
犹记年少时,或与成年长者,或与伙伴同窗,或独自一人,入草径旷野,观花赏草,逐蜂追蝶,奔跑号呼,展臂跳跃。或临河近池,观鱼戏游,掷石观纹,援竿垂钓。于三伏日,泳于池塘,悠游河面,笑声朗朗,无忧无虑,畅快之极!故,野之花色、花形、花名,无不知晓,野之草色、叶形、草名,无不洞熟。野外之虫,虽繁杂不一,皆能一一称其姓名。水中之鱼鳖虾贝,无不耳熟能详。更知可食之野菜之味,于人之裨益,并闻听默记之大致药性。此无不脚触手摸,知其单薄或浑厚,柔绵或刚刺,嫩老之殊异。
农村之大,不唯村大人多,屋舍聚集,延绵百代,除姓氏有别,宛若一家。更有天阔地广,阡陌交通,田畴俨然。山处东溟,隐约可见。朝晖夕阴,山色更易。朗日晴霄,可察山峦历历,重重叠叠,色呈五彩,遐迩不同。近观田亩平阔,稼穑于春葱茏茂盛,于夏麦田盈厚,金浪起伏。于秋收之季,豆田黄灿,豆荚如鼓。玉竿须老,苞米挺硕。薯叶斑驳,薯大如瓜。棉杆干坼,棉朵如雪。高梁俊拔,红穗高挺。谷叶如焦,金穗低垂。满地皆丰收之景象。但看农民忙碌,喜气盈面。家粮充实,五谷丰登。农村夏收秋获之季,人累心悦,大约延月余。此节入农村,大道小路街衢,无不成晒谷之坪,农村之特色也。待颗粒归仓,禾秸成垛,道路街衢,又整洁一新。若逢雨冲洗,更是一尘不染。
吾幼年之时,见成人之为稼穑之事。吾童年之时,渐历农业之事。吾少年之时,参与农业耕播与收获。吾青年之时,以整劳力而为之。故,农桑稼穑,人非亲见而不晓,非亲历而不知其甘苦劳顿,非知非历而不知从事农业之不易、农民之不易,知农民之不易而方知生活之节俭,方晓“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内涵。故,吾今日已愈中年,饮食无不节约,缘于此也!故,吾常书农村农民农业之宏篇,畅叙农村发展之路,农村经营之道,增加农民福利之建议之原因。
以此观之,人生于农村,乃天赐之福。不以为耻,当以为荣。不以为卑,应以为傲。古往今来,大凡帝王将相,居多出自农村。经历农村之王侯将相,方有人生厚实之根基。万物必有根也,无根不能生,根不深,枝不繁,叶不茂。故,毛公深思熟虑,知建国后城市知识青年之缺憾,号召知识青年之农村去,上山下乡,接受农村之再教育。将课堂搬进自然,锻炼手脚,增加技能,培育劳动光荣之情感,彻底抛弃儒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之错误思想!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与党之号召,奔赴农村,与农村亲密接触,向农民虚心学习,同甘共苦,斗志昂扬,谱写出一曲知识青年改天换地,意气风发之时代凯歌!
农村实乃宝地贵壤,今日农村农业应引起国家足够重视。国家制定扶持农业发展之优先政策,对农村实行整体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农村,绿色生态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大力科学发展农村蓄牧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品类众多之特色企业,改善农村居住、教育、购物、医疗卫生、休闲锻炼娱乐之环境,全面合理安置农民于家乡农村就业,大力提高农民工作待遇,大力提高农民生活福利!农村之上,大有文章可作,大有前途可为也!
然,几人视农村农业为贵?几人视农民为尊。因无此思想,更无高瞻远瞩。大力并廉价收购农民土地,罔顾国家耕地红线,剥夺农民种地糊口之根本。买地卖地成风,圈地占地大建住宅出售,诸多企业亦转至农村买地。农村人口大量流失,涌向城市。中青年已余寥寥无几。剩余留守皆老弱病残。进行城镇化改造之农村,农民失地,无地可种。无业可作,靠救济粮度日。从自足自给至领卖地之微小之补贴,何以度日?且此种农村农民,不在少数!国家当尽快明察调研,改变当前城镇化后遗症之局面,严格制止农村卖地废耕之乱象。自国家顶层,制定振兴农村,发展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之长期规划!
农村極待拯救!农村前景无限!农业天地广阔!农民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