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油 诗
喻 建 设
手 持 工 具 小 区 行,
春 暖 花 开 天 气 晴。
扫 把 扫 除 流 浪 叶,
铁 钳 夹 除 无 故 瓶。
高 天 俯 瞰 嫣 然 笑,
树 鸟 围 观 自 在 鸣。
善 小 总 归 百 姓 事,
一 锹 一 帚 总 关 情。
……
…… …… ……
彭安文赏析喻建设
《 打 油 诗 》
彭 安 文
傅(炯业)、何(承藻)、李(峰)三位老中 青作家热议喻建设的《打油诗》,切磋互鉴,言语虽短,甚受启发。试作赏析。
一、释题。打油诗,产生于唐750年左右,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喜欢作诗,其诗不讲格律,韵脚很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大众化。广为流传,约定俗成,诗史上称之为打油诗。这是众诗体中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诗体。自唐代以来,文人中,有学问者,常自谦称己诗为打油诗。狂妄者,扬己贬人,称人之诗为打油诗,贬化打油诗。理性者,推崇格律诗,主张百花齐放,各种诗体(包括打油诗)竟发。
二,喻诗立意非常鲜明、正能量,咏叹平凡的环卫工人。劳动美,接地气,有人气,是时代的主旋律。
三,诗眼,或称意脉:清洁工“善小"。象人体的动脉血管一样,贯通全诗。如,小区、扫把、叶、铁钳夹、树鸟、一锹一帚。都体现“善小"之事。意脉通过物象,如:工具、扫把、钳、瓶、鸟、锹、帚,通过这些物象群,串通各句,构成整体,形成意境。
四,这首诗稍作修改,其实是首七律诗(见文后稿),作者自谦称是《打油诗》。
五,新韵,庚韵部字:行、晴、瓶、鸣、情。增添诗韵美。
六,语言口语化,形象鲜活、幽默。如,“流浪叶"、“嫣然笑"。
七,善用语法,使诗意正确表达。全诗名词、动词、形词及副词运用好。如,各句省略主语(名词),善用动词。例持、扫、夹、俯、观、鸣,使诗句活起来,展现出诗的鲜活生命力。
八,善修辞,体现出诗的美感。如:拟人化。例“流浪叶" 、“鸟围观"。形象似真,象童话。生活里劳动中有诗有美。又如:用典化典。第八句中最后三个字“总关情"。化用清.郑板桥《墨竹自题诗》中第四句
“一技一叶总关情"诗中的后三字,全句只改两字,化典出新。
以上赏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