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爱 灵 秀 野 河 山
文/牟新宇
〈一〉
陕西扶风野河山,
周风唐韵真非凡。
东西南北数百里,
周原真迹数千年。
〈二〉
大唐贵妃杨玉环,
千姿国色举世赞。
原籍华阴遭水患,
祖上逃难野河山。
贵妃故里杨家坪,
耕读为生家道安。
幼年丧父太孤单,
叔父杨珣养玉环。
唐王册封为贵妃,
美女典故今古谈。
贵妃粱、碗儿泉,
羞花美女下尘凡。
历史岂能信口言,
杨珣墓碑证如山。
〈三〉
可叹民国十八年,
关中遭遇百年旱。
饿死黎民成千万,
难民逃荒野河山。
自古天无绝人路,
大山沟壑有山泉。
种地多少有收称,
饥民得救保命全。
野河的水野河山,
野河民众心慈善。
节衣缩食救人难,
野河功德万民赞。
吃粮不忘山里人,
饮水思源野河山。
〈四〉
解放之前真黑暗,
官场腐败民遭难。
共产党领导闹革命,
誓言推倒三座山。
地下党员隐野河,
莽莽森林洒血汗。
艰苦奋斗为什么?
出生入死为今天。
牢记初心与使命,
红色江山万古传。
〈五〉
改革开放四十年,
野河旧貌换新颜。
万顷松槐空气鲜,
条条道路绕山转。
赤子生长乔山边,
知恩报恩理当然。
千言万语发感言:
我爱灵秀野河山。
注:杨珣墓
杨珣,字仲珣,唐玄宗时宰相杨国忠之父,杨玉环叔父,生于公元666年。公元717年病故后,葬扶风法门镇农林村韩家东窑北乔山脚下
,被唐玄宗赠封兵部尚书。墓前有大清亁隆时兵马侍郎兼付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题墓碑。距墓地8公里的法门寺东北1公里处古唐国道旁矗有中华弟一碑的路碑一座。1957年5月31日,该墓和石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简介:
牟新宇,国家级杨凌农业示范区老科协专家,陕西继续教育大学特聘教授,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农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高级农技师。长期来在杨凌农业示范区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主要从事特色种养业与沙漠改良和盐碱治理工作。业余时间在杨凌文艺、四季文学、美文周刋、武汉文学、西府文学、周原文艺等刋物及北京上海头条、西银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过百篇文章,是执着的农业科普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