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维肯的人生笔记(29)
∣有一种关心叫训骂
时间一晃,我到部队已经三年。小吴虽爱玩,有时也有点懒,但他脑子灵,在总机值班时从没出过差错。在连队组织业务考核时,我和小吴都取得好成绩。到了秋天,连队派我和小吴到团教导队集训。按老兵的话说,我和小吴年底都能获得嘉奖。
这次集训人员,来自驻沪海军基地直属单位和各团营总机班的业务尖子。团教导队地处偏僻,即使到附近的一个小镇,步行也要半个小时。集训共两个月,结束时还要进行一次业务考核,我和小吴暗下决心,要给连队争光。在集训队,我们又遇到了另外单位的三个老乡,大家见面分外高兴。
集训到了一个月的时候,有天晚上小吴跟我说,他的女朋友晓英从老家来上海办事,明天是她的生日,希望能来部队见他一面。小吴还说,她留下了那家宾馆的电话,便于联系。我说,让晓英来教导队显然不合适,要不叫她到附近的小镇,明天晚上我们再约上另外三个老乡一起给她过生日怎么样?小吴一听,高兴坏了。

第二天晚饭时,我们几个老乡悄悄地溜出了营房。当我们一口气跑到小镇时,晓英已到约好的那家饭店了。晓英见到小吴时,又是满脸笑容又是泪水,这是小吴当兵后他们第一次见面。我们离开教导队之前,几个人已商量好:一是小吴平时大手大脚,口袋里没剩多少钱,大家凑份子,办得热闹一点,让他在女朋友面前有面子;二是万一被集训队队长知道我们不请假外出,如果处分,大家也心甘情愿。我们几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宁愿为战友抛头颅洒热血,也决不能冷落了千里迢迢过来的晓英。有个老乡跑到小镇上买了一个大蛋糕,有个老乡已把一瓶白酒摆在了饭桌上,还有个老乡跑前跑后帮着服务员一起端着冷菜。一个海边小镇上的生日宴会,在几个年轻军人一起举杯、一声碰响、一阵吼叫的祝福中开始了。
教导队里的伙食和新兵连饭菜差不多,临时单位就有这个毛病。我们在集训一个月中,肚子里的油水一直断档,整天白菜萝卜的,吃得眼睛都直打晃。这次晓英来看小吴,我们几个人昨天晚上把家底全都拿了出来,总共凑了124块钱。小吴说,晓英喜欢吃小炒肉和虾,这两样一定得点上。另外三个老乡,一个说想吃猪大排,一个说想吃红烧鲫鱼,一个说想吃炒鸡蛋和油炸花生米,当然一瓶白酒不能少。小吴说,他想吃公鸡烧毛豆。小吴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你们点的我都爱吃。有个老乡说,我们光在这里点来点去的,要是明天钱不够怎么办?另一个老乡说,要是钱不够,就把他给押在饭店。大家扑哧扑哧笑出了声。

酒开始喝了起来,热菜也一个跟着一个端到了桌上。这个饭店并不大,客厅里总共摆了四张饭桌。今晚有三张饭桌有客人,一桌是两个人,一桌是五个人,我们这桌人最多,也最热闹。这个把月来,每天处于紧张的集训中,又不能到处乱跑,一下子放松下来,个个像散养的野兔野鸭,叽叽喳喳,乱作一团。特别是三十几天来没沾上荤菜,整天吃着差不多的饭菜味,这下子可不得了,一盘小炒肉刚上来,五双筷子像五个飞毛腿导弹,同时飞向盘子,接着就听到噼里叭啦的声响,三下五除二,一盘小炒肉就见盘底了。晓英看着大家这样狼吞虎咽的样子,又好笑又心疼。她没吃小炒肉,只是象征性地吃着自己面前的油炸花生米。
酒过三巡,爱喝白酒的几个老乡开始攀起酒来。这时,邻桌的那两个人走到我们这边来,那个岁数大一点的人对小吴说,他是个退伍老兵,当年在部队时为了给女朋友过生日,偷偷翻院墙,结果回去后被处分了一次。他还问道,能不能敬晓英一杯酒。一听说是老兵,我们就邀请他坐下来。他说自己现在是个小老板,今天这桌生日酒席由他来请客。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一条中华香烟来,给我们每个人发一包。他又叫来服务员,说把这桌账先结了,要是菜不够,等会再加。我们一起喝酒,一起唱《解放军进行曲》。他还拿过小吴的军帽,给我们敬礼。可能是他喝得有点多,也可能是他确实留恋部队的生活,他竟然淌下了一行热泪。

晚饭后,晓英住在小镇的一个宾馆里。当我们回到教导队时,教导队队长和集训队队长等好几领导正绷着脸站在大门口。小吴实事求是汇报了情况,我们几个等着被处分的命令。几位领导像一组雕塑,一动不动,一句话也没说。小吴忍不住了,说队长,处分我吧,他们都是我拉去的。领导还是没发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不说话。我心里也开始打小鼓,这几位领导到底想怎么样呢?就在我感到疑惑时,教导队队长发话了:“妈的,你们这几个小子,长本事了啊,竟敢不假外出!” 教导队队长说着,走到了小吴面前,声音更响了:“个没出息的家伙,来了女朋友,不请到部队来看看,还偷偷跑出去!都给我滚……”我们几个完全懵住了,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集训队队长大声喊道:“叫你们滚,怎么还不滚啊?”我们这才反应过来,撒腿跑向了宿舍。
两个月的集训结束后,我和小吴回到了连队,心里始终忐忑不安。到了年底,连队召开军人大会,在表扬环节,指导员读着集训队给连队发来的我和小吴的集训鉴定。鉴定里说,我们俩在集训期间,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成绩优秀,团结战友,热爱集体,建议连队给予嘉奖。闻此言,我对集训队队长心存感激。

一风,原名李业峰,江苏淮安人,退役军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集《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