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洛阳讯(乔卫东)炎炎夏日,走进下河村,白墙灰瓦,绿树成荫,道路宽敞,门前干净整洁,两个老奶奶坐在凉阴里扯家常:“这一整,下河这个‘小黑孩’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白妮子’!铁疙瘩儿干得真不赖啊!”

老奶奶口中的“铁疙瘩儿”,就是下河村支部书记杨全喜,有着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身体,“铁疙瘩儿”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铁肩勇担当 村庄旧貌换新颜
今年五月,杨全喜从麻屯镇政府开完乡村振兴推进会,决定要给下河来个大变样,切入口就是拆旱厕和违建。
“拆违清杂可是硬骨头,群众工作可不好做,上级有没有补偿方案……”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畏难情绪严重。

“执行政策不能打折扣,党员干部带头拆,先从我开刀!”杨全喜拍着胸脯厉声道。
说干就干!骄阳似火的三伏天,杨全喜不仅带头拆除自家的旱厕,还躬身入局,始终在拆违清杂一线,动员、协调有他的身影,铲草、平土、抡大锤也有他的身影。群众说老支书干起活来和年轻人不差力气,搬砖抬石头,一个顶两仨。
杨全喜钢铁般的意志和不畏难、勇担当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在他的带动下,党员们纷纷响应,率先拆除自家旱厕违建;群众也积极参与,不仅从“要我拆”转变到“我要拆”,更是心疼村干部,主动送水切西瓜。就这样,全员参与,逐户逐街整治,打造了干净整洁、美丽幸福的新下河。
铮铮铁骨 筑牢防汛的铜墙铁壁
杨全喜兼任下河村金水河段的河长。金水河全长2公里,位置偏僻,河边小路泥泞不堪,杂草丛生,草丛中的石头不是磕脚就是把人绊倒。上级要求每周巡河两次,他坚持每周最少巡河四次,风雨无阻。
七月中旬,河南普遍遭遇强降雨,接到防洪抗涝通知,杨全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十多户住窑洞群众转移安置。凌晨 3点,一阵电话声把他惊醒,原来降雨致使郭四锋家积雨。杨全喜冒雨带着村干部,帮助郭四锋清理屋里院内淤泥,直到下午两点才把半尺深的淤泥清完。为了彻底清除险情,他顾不上休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连续奋战,帮郭四锋把排水沟挖好,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栉风沐雨守安澜,防汛一线践初心。杨全喜用他的铮铮铁骨,筑牢了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守护了一方平安。
“要做铁疙瘩儿,不做豆腐渣!”
八月初,接到疫情形势严峻的通知,杨全喜连夜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卡点值班,拉网式排查,居家监测、隔离,群众日常生活,每项工作都安排地井井有条。为了守护好下河村群众的生命健康,杨全喜第一时间到卡点值守,培训注意事项,指挥消毒,询问返乡人员详细情况。

“疫情防控不容有一丝懈怠和漏洞,防控网要像铁疙瘩儿一样,可千万不能像豆腐渣!”杨全喜说道。
按照防疫“五包一”制度,他坚持每天到隔离户打卡,检查、叮嘱隔离人员要遵守防疫政策,关心隔离户生活所需,购买物资送上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赞在嘴边。

红心向党,勇往无前。“铁疙瘩儿”杨全喜,在基层的岗位上,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在一次又一次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诠释着新时代的“铁人”精神,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撰稿人:刘翠翠 审核人:裴江毅 宋瑞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