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投汉的夏侯霸还吹嘘“魏国新有二人,正值妙龄之际,若是领兵马,实吴、蜀大患也。”保不准是后世人杜撰的。
钟会和邓艾,很像当年的刘邦与项羽,一个在正面战场上奋力拼杀,一个悄无声息地抄了后路,把个蜀国给灭了,无奈二人各怀异志,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最后都落个可悲的下场。
秦末乱世,刘邦取了个巧,后世虽然众口一词说他是个无赖,但无人否认他真是位真命天子。他进咸阳也曾欣欣然,当时的领袖楚怀王就说谁先进咸阳谁就是王,刘邦尚能明白自己,对项羽谦和有加。
邓艾此时的情况与刘有异,也不是个独立的集团,也不想想自己的羽翼未丰,就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落个“魂绕汉江云”不能归故乡。钟会不吸取邓艾的教训,还骂邓艾“养犊小儿,何敢如此!”又说,“事成则得天下,不成则退西蜀,亦不失做刘备也。”他也做不了刘备,只能如后世人评价,“不学陶朱隐,游魂悲故乡”,又一个魂落外地。
中国有很多成语:卸磨杀驴、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过河拆桥。不管邓艾和钟会真的是不是想造反,司马昭没那么憨,他尚知他的地位是从那里来的,他的前任是从那里来的,“吾今此行,非为艾,实为会耳。”能站到一定的位置,都有一定本事,就看谁会玩谁了,末了都说政治是残酷的,这些不愿甘老山林的人物,最后也是两手空空,博得个后世人嗟叹。
“二士争功”,争得个他们的主子司马昭暗自欢喜,虽然收拾他们也得费些脑子、用些士兵的命,但也警告了许许多多有这样和那样想法的人。当年的乾隆皇帝就说,就得让那些臣子们斗法 ,否则他们会一起来反对皇帝,那就危险了。皇帝这边笼络那边打,这真是艺术。三个人在一起就是艺术,大实话,孔老夫子说话很隐晦,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见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两只猫竞相向主人邀功,最后两只猫逮住主人修理了一顿,你想它们的命运……所以二士争功变成二士争亡,争着往死亡的边上去。
其实我们往往是这样,想邀功的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走向问题的反面。
功者,功利也,有利益在,还有什么无用其所极,说是为国为家,是,没人说是为了自己,和平时期,没有那么些死呀亡的,可老百姓就跟着倒霉了,这就是官员的政绩工程,争的不是老百姓的口碑,争的是上级的青睐,你想还不念歪经。
没有一任官员想碌碌无为,没有一任官员不想干出些名堂,扎扎实实干活的人不多,像邓艾和钟会那样出生入死的人更不多,可还是邀功求赏,如果是邓、钟那样的人,尾巴还不翘到天上,所以邓、钟二人只有见阎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