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
平舆八中 李勤
爱在这个人世间,所有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甚至毁灭。唯有母爱,它永远是那么伟大、无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结婚后有个好老公,又期盼有个好婆婆这是每个女人都希望的事情。婆婆也是妈,我的婆婆很平凡,她和其他很多婆婆都一样,为了自己的孩子操了一辈子的心,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辛苦了一辈子!
婆婆,1936年4月15日出生于项城贾岭一个农民家庭,兄妹五人,妈妈排行老四。婆婆于1955年7月与公公结婚,婚后生育两儿两女。婆婆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我们县的卫生事业,她是一名妇产科大夫,1992年退休。退休后被医院返聘,一直干到2007年5月才恋恋不舍离开她工作了四十年的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
婆婆1956年开始工作,在基层卫生院从事妇产科,第二年被县卫生局抽调到计划生育指导站,成立了一个“十人的卫生小组”在局长的带领下跑遍全县十八个乡镇,为乡镇妇女接生、结扎、上环。而她自己的四个孩子在家里没人大人照顾,婆婆一周回去一次,所以她的孩子特羡慕邻居家的孩子可以天天与妈妈在一起。作为她的孩子是不幸的,可他们的妈妈给多少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快乐啊!当我问到“妈妈这辈子接生了多少个孩子?”。“太多了,不计其数吧!”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慈爱、无私奉献的长辈。妈妈还给我看了198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给她的荣誉证书和一枚勋章(从事妇幼工作三十年)。婆婆,我为您骄傲、为您自豪!
婆婆在东和店医院上班期间,碰到那些有困难的,她都会康概相助。比如一个去生孩的当孩子生下仅用一块破布包住,没有小被子,婆婆就回家把自己孩子的被子拿给她用。甚至还有几个说在医院里生孩子时是她有生之年第一次喝到红糖水——婆婆在自己家里做好端到病房里给产妇喝。七十年代不是每个产妇都能吃到荷包蛋的,婆婆好多次给产妇送去热腾腾的红糖水或者荷包蛋。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产妇、患者还在记住婆婆的好,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许许多多的帮助和关心,大家互相帮助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
幸福不是生活越来越好,而是婆婆对你的爱越来越多。婆婆今年86岁了,耳朵有点背了,除了有点腿疼的毛病外,身体还算可以。每逢节假日,妈妈都会提前一天去超市买好菜然后给孩子们打电话,说第二天大团聚,想吃什么尽管说,过节那天她四五点就起床,鸡肉一锅、鲤鱼一条、羊排一锅、还有牛排,还有她亲自手工做的鸡肉丸子、鱼丸等,吃饭时一个劲地劝我们多吃点,每次看到我们吃饱喝足了,她的脸笑得像绽放得正旺盛的菊花。当我们饭后离开时又会拿好塑料袋把好吃给每个孩子装一兜儿。真是应了那句话“吃不完兜着走”。作为儿媳的我为今生能遇到这样一位,像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呵护自己的好婆婆感到幸运,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缘分,赐于我的福分,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儿媳。
婆婆的善良,热心、孝道在这十里八乡都知道,都说长嫂如母,婆婆对这边的弟弟妹妹一样亲,我小姑和大姐年龄相差一岁,所以添置衣物是同样的,甚至上学了一根铅笔掰断俩人用。我和老公结婚后,我娘家奶奶就常常给我说“人家樊凤英可是出了名的好媳妇,你可要好好学习啊!”,妈妈曾经是平舆县里第五和第六届人大代表。生活需要感恩,需要懂得珍惜,婆婆,也是妈妈,我向您致敬!
母爱,如春天里的雨露,轻轻地滋润着我们成长;母爱,如夏天里的凉风,款款的吹拂予我们清凉;母爱,如秋天里的果实,盈盈的充溢着我们的生活;母爱,如冬天里的阳光,柔柔的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李勤,河南驻马店人,一位初中英语高级教师兼班主任。热爱读书、运动和旅游。也喜欢创作,记录点滴生活,找回遗失的记忆。曾发表省级论文若干篇,在2013年07—08基教《河南教育》上发表过文章。热爱教育事业,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