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给 姨 妈 黄 细 亚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姨妈,我亲亲的姨妈!不知不觉,又到了您的忌日。
屈指算来,您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已经整整五十九年了。
您走的时候,我还没有出世。然而,嫡亲的血缘是割不断的,我就是您的亲外甥,我无法抹去对您的怀念。
我刚懂事的时候,妈妈拿了一张很大的照片给我看,说,这是你的姨妈,她是个烈士。
我那个时候还不懂得“烈士”是什么。但我看见了一个像妈妈一样漂亮、却比她年轻的多的女子。

照片中的您是那么美丽善良,灿烂的笑容里流露出扑面的青春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当时还不懂事的我问妈妈:“姨妈什么时候到我们家来?”妈妈黯然神伤地说:“你姨妈已经死了好久了。”
我那个时候很不理解,这么漂亮的姨妈怎么会死呢,她还那么年轻。
我读小学的时候,看了小说《红岩》、电影《在烈火中永生》。我知道了江姐、许云峰这些宁死不屈的革命先烈,我崇拜他们。
妈妈对我说,你的姨妈黄细亚就是牺牲在渣滓洞集中营,她是和江姐她们一起被敌人杀害的。
我大吃一惊,真有点不敢相信,能和江姐这样家喻户晓的烈士一起英勇就义,那她无论如何也是个英雄。
从此,我为您感到骄傲!只要遇到这样的话题我就会告诉别人,我的姨妈也是和江姐一起牺牲的。
1985年,我争取到一个去重庆出差的机会。妈妈一再交待,你就是再忙也要到你姨妈的坟上去看看,解放这么多年了,我们全家还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给她烧过一柱香。
在歌乐山下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黑色大理石制成的巨大的《英烈榜》前,我看到了杨虎城、许晓轩、江竹筠等一长串足有三百多个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
也许是过于激动,我的视力突然有点模糊,连续找了两遍却依然没有找到黄细亚的名字。
正在我有些失望,心里嘀咕是不是姨妈太不出名了,还不够资格上这个英烈榜的时候,目光却猛地落在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上——“黄细亚”!
“找到了,我找到了!我终于——”我想喊,却发不出一丝声音,眼泪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涌流不止。用现在的话说那真的是“泪崩!”那就是顷刻间就泪流满脸、以泪洗面。

我在心里喊:“我的亲姨妈,我来看您了,您的亲外甥代表全家来看您了!这么多年之后才来,真是对不住您了!好在国家没有忘记您,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您!”
我越想越伤心,顾不得是在公共场合,控制不住地哭出了声。一个大男人泣不成声,顿时引得许多人驻足侧目。
我的朋友也不胜惊奇,怎么,这里居然还有你的亲戚?
在您和众多先烈安息的地方 —— 渣滓洞集中营后面的松林坡,在那个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大的烈士集体陵墓前,我和同去的邵阳团市委的团干朋友们献上了一个小小的用山花做成的花圈,也献上了我们无尽的哀思。
山风吹过,歌乐山的松林滚过阵阵林涛,似在低声吟唱一首悲壮的战歌。
在您的墓前,我想了很多。您就义的那天是1949年的11月27日。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鲜艳的五星红旗早已在蓝天和阳光下迎风飘扬。
而您,却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
从妈妈口中得知,那天,您是第一个被拉下车的。由于您奋力反抗,一个特务竟用他的长绑腿死死地捆住了您的双臂。
妈妈说:这条沾着泥土、浸透了您的鲜血的黄绑腿,至今被您的同学、中国著名学者、书画家林志城同志珍藏在家中。

在刑场上,您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就带头高唱起国际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昂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一阵罪恶的枪声响起,数发子弹穿透了您的头颅、胸膛!
您倒下了,灰白条纹的旧棉衣溅满了您青春的热血。
您美丽的双眼依然不屈地圆睁着,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对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和对生命的无比眷恋!
密集的枪声伴随着解放军解放山城重庆的隆隆炮声,在山谷里久久地回荡。那枪炮声是为你们壮行!
那天同时壮烈就义的有许晓轩、江竹筠、陈然等近三百位共产党人。烈士的鲜血浸透了松林坡的土地,染红了歌乐山的岩石。烈士的英灵化作了巍巍青山、滔滔江河!

姨妈,本来您是被派到华蓥山支队工作的。那样,留在自己战友身边就会比较安全。可是,为了策反国民党部队,您坚决要求留在了最危险的重庆市,以《西南风》晚报的记者作为掩护来开展对敌斗争。
是伪装成学生的军统特务王仁德、谢世芳发现并通知特务机关来抓您的。妈妈说,本来您已改用了“黄琼兰”这个幼时的名字。
特务无意中发现您时,原来也没有把握,但狡猾的特务大喊了一声“黄细亚!”
您本能地回了一下头!就是这个致命的疏忽,使您不幸地落入了魔掌。
特务并没有当场抓您,本来您还是有机会脱身的,但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您留在了报社。
在集中营,您多次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你的母校重庆市立一中的党组织和地下党曾凭借在国民党内的关系展开过多方的营救活动。
但敌人放了很多人,却始终不肯放您和聂晶同志。因为您是震惊重庆的“四·二一”学生运动的主要负责人。
根据国民党西南区军统主要负责人沈醉的回忆:“在‘新世界’看守所中,黄细亚是案情最重的共产党员。”

妈妈说,你们三姊妹中,您最有才。文章写得好,诗也写得好,文章常被老师用来作范文。
你们姊妹情深。当年,你们走出湖南临澧老家,去重庆求学。由于穷,只能徒步前去,沿途还要讨饭吃。每讨到一碗饭,您总是先要妹妹吃。
妈妈每每说起这些往事,都要潸然落泪。
在狱中,您还用诗来鼓励难友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同志们:“敌人,吃得了我的肉,啃不动我的骨头!”
“用你笔的斧头,去砍掉人类的痛苦;以你诗的镰刀,去收割人类的幸福。牢记着吧!诗人,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会交换一个微笑……”

姨妈,您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五十九年了。您没有过上一天新中国幸福的好日子。然而,您用鲜血和生命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已经以崭新的巨人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如今,您的同胞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全世界不管是那个肤色的人都不敢小瞧咱们!
您的身后无儿无女,然而您的亲人,还有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您。后来的这些年来,我们全家多次到您的墓前拜祭。
您的战友和恋人林志诚写道:“她活在人民的心中,向我们发出了永不败落的会心微笑。伟大领袖毛主席以梅花比譬和赞颂革命者的高尚情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细亚烈士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

这些年来,痴情于您的林叔叔始终难以忘怀您。他经常会由于缅怀您而长夜难眠,深更半夜爬起来深情地凝视着那条他精心保存了数十年的浸透了您青春热血的绑腿布带!
您英勇就义的第二天,是林志诚叔叔亲自为您收敛的遗体。当他轻轻地为您擦拭脸上的血迹时,您的嘴里突然涌出一口鲜血!
林叔叔热泪盈眶,悲怆地说,细亚!你是不是知道我来了,在向我做最后的诀别?
时光过了将近六十年,已八十高龄的林叔叔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些细节。
还有,邓小平同志、陈锡联同志亲自为您签发烈士证书。
您的母校重庆市一中为您举行了隆重的移灵仪式,并专门塑立了您的半身铜像。让您每天都能在校园里看到那么多像鲜花一样可爱的孩子在幸福地生活着。

每年的清明节,您的墓前和塑像前就堆满了鲜花。一群群清纯可爱的孩子都会前来深情地看望您,向您吐露心中的誓言。
就连崔永元在主持电影传奇的《在烈火中永生》那一集的时候,在节目的结尾时,也把您的照片和江姐等六位革命先烈的照片一同播出。
姨妈,您依然在我们面前真情纯洁地微笑着。
您依然是那样年轻、美丽和善良。
黄细亚姨妈,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写于2008年11月27日姨妈忌日,重刊于2021年中元节)

(本文采用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