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是习惯
当前,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提供了更多专业化的教育机会,也可能利于智力开发。但是,开发智力并非都要上培训班。古人造“聪”字,意为多用耳朵听,多用眼睛看,多讲,多用心。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多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变得聪明。早教的重中之重还是习惯。孩子刚出生时,家里突然多了些忙不完的事,手忙脚乱的,特别容易把习惯教育忽略了。实际上,如果重视了习惯培养,可更快地进入良性循环,育儿也不至于手忙脚乱。陈杳与陈杲在上幼儿园前,养成了以下良好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吃饭、睡觉比较有规律,晚上不怕黑,一到规定时间准时上床,早晨自己按时起床。卫生习惯。从小吃喝拉撒都做得不错,很少玩脏的东西。特别是陈杳,勤洗手,勤梳头,从小衣服干干净净。遵守规则的习惯。两个孩子有时做游戏争了起来,谁是谁非我会有个评判。一般程序是:先了解他们定的游戏规则,凡遵守规则的会受到表扬,凡违反规则的会受到批评。与人分享的习惯。吃东西时,陈杳与陈杲一般都一起吃。凡大人喜欢吃的东西,他们都能分给大人吃。我特意交代我父母,凡是孩子给的东西,一定要吃,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好处。有邻居小伙伴在,孩子会分些给客人。不打骂、不撒野的习惯。因为从小没有接触不文明的现象,两个孩子从来没有骂人的现象发生。自理的习惯。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整理玩具,吃饭、睡觉、洗脸等,小小年纪就自己做了。看书的习惯。因从小与书为伴,自然养成看书的习惯,什么书都喜欢翻翻。
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天性而为,但绝不是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的确存在,但森林中大多数树木都不是直的,孩子的生长,岂能一开始就希望成弱者?实际上,快乐与教育并不矛盾,顺其自然可使孩子快乐,接受良好教育同样给孩子以快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没有要求的放纵生活固然会快乐,但这种快乐是不可持续的。上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有野性的孩子将面对更多的挫折。孩子天生会竞争,没有合适的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容易处于竞争的劣势,最终可能会影响幸福感,快乐也将是水中捞月。如果孩子缺乏应有的教养,很容易游离于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之外,不仅快乐得不到保障,对人格发展也极为不利。我当校长多年,发现当前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习惯培养不足。每年小学新生入学,总会有一批相当调皮的学生,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家长还错误地认为调皮是聪明的表现。人们常说,调皮的孩子聪明,这完全没道理。调皮是行为范畴,聪明是智力范畴,两者根本就不相关。孩子应该活泼,活泼是良好性格,而调皮则是缺少教养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