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占城口镇,血染铜鼓岭
春耕
一
韶关城口镇
四面环山
东西临河
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是湘粤边界的交通咽喉
也是二道封锁线上的中心据点
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
蒋介石获悉红军将从江西进入广东
便下令调集粤军重兵把守
妄想堵截红军
为了打通进入广东的要道
1934年11月1日
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团长朱水秋
代政委王集成下达抢占城口的命令
接到命令的一营营长曾保棠
在团部侦察排的配合下
11月2日潜伏到城口附近
离桥不到百米的草丛间
先部署两个连对付桥两边碉堡的敌人
自己率领侦察排借夜色强行过桥
敌哨兵发现异常问
"哪部分的?"
"自己人。"
红军一边回答一边迅速把哨兵捕倒
接着,手榴弹投向敌军
机枪步枪一起开火
并迅速包围了敌连部、营房和保安住所
将敌人俘获
四周碉堡里的敌人见状
慑于红军的强大威力
纷纷弃堡逃命
前后不到三个小时
红军便占领了城口
俘获敌人100多,枪械数百支和煤油物资一批
为红军在城口作短暂的休整创造了条件
从第二道封锁线撕开了一个缺口
二
红军夺取城口后
敌人迅速调重兵把守铜鼓岭
并从广州调独立营坐火车到韶关
又从韶关坐汽车到仁化
再从仁化步行到铜鼓岭
铜鼓岭离城口只有几十公里
地势险要
只有一条小路通上岭顶
敌指挥所就设在铜鼓岭南叫高沙的小山村
为了消灭红军
国民党不惜血本
为了鼓舞士气
将白花花的银子装满了两箩筐
就放在指挥所里
11月4日上午
敌人凭借险要的山势和火力优势
向红军发动了猛烈进攻
久经考验的红军没有被吓倒
凭借复杂的山体作掩护
随机奋战,英勇还击
同敌人展开了一场硬仗
战斗异常残烈
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
瓦解了敌人第一波进攻
11月5日拂晓战斗又打响
枪炮声喊杀声此起彼伏
午后,眼看阻击任务完成
便一边警戒一边悄悄的往北转移
这次战役打死敌人80多
红军伤亡100多人
虽处不利地形
却以勇取胜
粉碎了敌人妄图在城口消灭红军的阴谋
掩护了主力红军顺利过境
作者简介:春耕,本名邓天宝,男,49年生,山东临沂人。诗观:诗歌是生活碰撞出的灵感。电话:13053716729
编辑简介:王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国风社自由诗社主编,作品见于《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东方散文》《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临沭文学》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