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河文学》征稿
《兰河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豫东大地冉冉升起,
《兰河文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兰河文学》队伍。《兰河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交流的园地。
《兰河文学》属微刊,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
对稿件要求:
一、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拥护社会主义。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二、《兰河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凡是在《兰河文学》发表的作品,择优推荐到《文学百花苑》《暮雪诗刊》《中国乡村》杂志发表。
《兰河文学》从创刊即日起努力朝纸刊方向发展。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
本刊暂无稿费,不开通赞赏。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错误句子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投稿时标注“投稿”字样。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本期上刊作者:范友军 兰子 一骑红尘 雨寒 小石 刘均生
(排名不分先后)

☆散文坊
◎那时的天好凉
作者/范友军
坐在小洋楼客厅里的大哥,喝着淡淡的龙井茶,沉思般地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是不是咱生产队的人都没脑子,年年庄稼产量都赶不上别的生产队,不想在这个队,可以去其他队,我绝不会强留。”生产队长在社员大会上愤怒的话在大哥脑海中萦绕着。
大哥知道,家庭人口多,劳力少,加上生产队每季打的粮食少,断顿挨饿的日子经常发生。人口多,劳力少在当时是很不吃香的,用大哥的话来说,那就是累赘,很少有人顾及你的面子和死活。想要分多点粮食除了地里庄稼丰收外,那是要按工分的。家里劳力多,工分就拿的高,分粮食也就多点,日子也就好过些。要是赶上赖年季,家家户户是上顿吃了下顿没有着落的现象时常发生,人们无不盼望着吃饱的日子啥时候能到来。
“不知道为啥?一季麦,人家队不到一个月就把麦籽打下来了,咱队可好,打到八月十五,有些人就是不自觉,不仅在社员中起不到积极作用,还起反作用,说啥不怨人,怨地没劲,咱都不想想怨咱懒,都长长记性中不中!”队长愤怒的话回荡在大哥的耳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能吃饱,地里庄稼长的就好。
早起饭上午吃,上午饭半夜吃,红薯汤,红薯馍,不按时吃不说,能有啥营养,骨瘦如柴,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8点准时上工,12点半才放工,1点半不是让开会就是叫学习,更让人提心吊胆的是家里不能看见冒烟,一冒烟就有人回报,说是思想不纯正,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大会上非让你说说锅里煮的是啥,东西在哪弄的,说得清了,知错必改,下个保证,就是饿死也不再去干。吃着满桌荤素搭配的饭菜时,大哥总深情地说,不是人思想不纯,而是人太饿了,如果不是饿,谁愿意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人老几辈都是憨厚的普通的农民,虽然说饿死不当贼,可那哪是贼啊,无非借生产队放过工,偷偷地做点小生意赚点钱,买点粗粮什么的农作物让家人充充饥,当当饱。为饿而活不能称为贼吧。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光靠你队长扯着嗓子一个人使劲喊是无用的,“光叫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不想法调动积极性,落后永远是落后的。
邻居二泽哥嫂子是妇女大队长,嫂子虽说是个“官”,可家里生活也是很拮据的。二泽哥看到眼前差的距面,灵机一动,便想出了一个在干地里活时能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办法,嫂子便问啥办法,快说!干地里活时,在地里北头扎个胡辣汤锅,在地里中间扎个油条锅,再在地里南头扎个煎包锅,干到北头喝胡辣汤,干到中间吃油条,干到南头吃煎包,保准在干活时没有一个偷懒,绝对不会让队长成天在屁股后边埋怨了……
后来,虽然没采取二泽哥说的法去做,可队里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天在生产队里蒸几笼粗粮面卷子,大伙在地里干到半晌时,每人可领两个卷子馍,你还别说,真管胡,一下子调动了大伙的积极性,填饱了肚子,谁还愿意去偷懒,掏着劲,出着力,几亩地的活不到一天的功夫全都拿下,结果,地里庄稼产量比以前翻几翻,大伙说,这要感谢还得感谢二泽哥,都说他是个大能人。大哥说不是二泽哥能,而是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仼何困难都不是困难,只要用心,一切都是美好的。
如今的日子过得如神仙一般,这些福份都是党给的,做人要做一个感恩的人,一个不忘本的人。大哥喝着淡茶,看着电视仍不时地忆着过去……

☆诗苑天地
◎过日子
文/兰子
掬一捧无味的面粉,
加水,
我用双手慢慢揉搓,
你细细地入五味调和,
擀成一张圆圆的饼,
轻轻放进旧锅,
用心在锅下加火,
热了,
熟了,
趁热,
一半给你,
一半给我,
今天我们都没挨饿,
明天,
我们还如此度过,
周而复始,
循环蹉跎,
无尽的厌倦,
但,
我不弃你,
你不弃我!

◎活着(外一首)
作者/马学令
活着,有它应有的意义
以一生感知痛苦和欢乐
这样的岁月,总是蹉跎
当你独立于世界之外
旁观的心自是风轻云淡
看一棵树怎样生长
溪水怎样从山上流入大海
云朵怎么变幻面孔
露珠魔幻般晶莹凝结
时间,看尽岁月苍桑
时间,看到衰老的容颜
对镜唏嘘的岂止你我
每个人编写自己的人生哲学
而我以简单行走世界
对酒当歌,忘记苦难
愿借来侠客的豪气
笑傲人生笑傲人间
管它一年或是一百年

◎我拒绝大雨带来的凉爽
在闷热的夏天午后
我把大雨关在了门外
也把风带来的凉意拒之门外
任风声喧闹,雨花飞溅
在属于我的小房间
我独自享用漫长的寂寞
不开空调,不用电扇
任温度骤升
给予我桑那热蒸的体验
我想出一身大汗
那汗水如酣畅排出的泪水
我还要排出周身郁积的毒素
排出我心头所有的郁结
直至有了轻松通畅的感觉

◎我的故乡在太康
文/雨寒
走过银城所有的村庄
到处飘散着五谷香
清澈的涡河水
流过房前屋后的村庄
孕育着这里千亩粮仓
涡河水啊!滔滔的唱
唱响着城市的名字叫太康
这座历史的城市源远流长
泰康墓啊!头枕涡河睡王庄
谢氏文化在这里光大发扬
她是我的诗歌之乡
八景八点响四方
庄园里广场上正在歌唱
一位美丽的姑娘
向我招手坐在身旁
倾诉着她的心肠
一朵菊花插在她的秀发上
她的歌声多么的响亮
舞台上她尽情地唱
头上的彩巾随风飘扬
一句句歌声多么的响亮
乡村振兴的锣鼓正在敲响
这是姑娘自编的歌
唱出了农村的新希望

☆格律诗词与古风园地
☆七绝.(五首)
作者/雨寒
◎中元节上坟
中元佳节雨缤纷,祭念先宗到墓坟。
面对土丘抛热泪,点香燃纸诉愁云。
◎疫情退去
久雾阴天放日开,温魔散去笑声来。
全民抗疫齐参战,大地欢腾乐喜腮。
◎锦绣涡河
淮河融汇有涡河,吸纳千川聚集多。
广陌中原溪万道,奔流到海共高歌。
◎ 秋风
一夜秋风吹海凉,农家小院散花香。
疫情防控游人少,树叶迎来渐渐黄。
◎七夕
七夕千年浪客涯,葡萄架下话桑麻。
双双小鸟铺桥垫,织女牛郎泪染霞。

◎中 元 节(二首.外一首)
作者/刘均生
一
七月十五度秋风,金粟丛里起哭声。
赦品冥币摆坟前,慎终追远诉真情。
二
雷鸣电闪惊五更,隔窗听闻雨注声。
秋风紧逼处暑到,又是中元思亲情。
◎鹊桥兴叹
鹊伴相依间,佳期又一年。
兴叹银河水,忍看双缱绻。

◎夜雨后清晨散步即景
作者/小石(河南)
碧树静立清泪长,满天流云奔南乡。
饶是盛夏三伏里。晨风吹雨似秋凉。
◎俗之乐
作者/兰子
无风无花亦无月,怕冷冬深不踏雪。
柴米油盐勤调配,饱食三餐得苟且。

《兰河文学》编委:
名誉主编: 华晓 春 姚化勤
主 编: 一骑红尘
小说.散文编辑:在路上
古诗词校对:长思瀚宇
古诗词编辑:蓝天白云
美术编辑 : 冰清
执行编辑: 兰 子 刘均生
校 对: 雨 寒
副 主 编: 雪 儿 冰 波
编 委:雨寒 一骑红尘 蓝天白云 范友军
刘均生 兰 子 高山峻岭 在路上 冰清
冰波 雪 儿 长思瀚宇 冬 雁
(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兰河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