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征文的序幕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五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自2021年6月1日起至 2021年9月底截稿,共4个月。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200元。
一等奖2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5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6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3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






文化大道正愈走愈宽 309

文/三木秉凤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要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2016年总书记在建党95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自信还是源于五千多年的文化自信。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将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将建设文化强国列入2035年远景战略目标,中国文化大道正愈走愈宽。

在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中,我们既要不断面向未来,又要反思总结过去,反思过去也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文化未来。近百年来,我们在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方面确实做得差强人意。我们需要自我反思什么?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下,很多人放弃了文化学习与文化需求,将精神追求“矮化”为物欲横流,将许多优秀“文化”矮化为三俗文化!有些人甚至搞不清文化与知识的关系,将知识教育混同为文化教育。更有甚者,有人丧失民族文化自信,放弃文化建设,成为了西方文化侵略与和平演变的棋子,传播西方文化价值观,丑化中国文化价值观及五千年中华文明,将中国五千年来在民族智慧之上建立起传统文化大厦抨击的支离破碎。
何谓文化?何谓知识?任何一项领域都是由“文化与知识”构成的,文化属于道理原则与根本枝干,知识属于实践应用与细枝末节,例如在科学领域既有科学文化又有科学知识,在宗教领域既有宗教文化又有宗教知识,在哲学领域同样既有哲学文化又有哲学知识,在法律领域既有法律文化又有法律知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知识?文化者,文以载道以大化天下则为文化!文化所承载的是事物的道理及规律,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对事物共性的、理性的、规律性的、全局性的、本质性的升化与总结;知识者,感知常识矣,知识由知与识构成,知就是感官的基本反映,识就是常识及认识,是人类感性的、现象性的、具体性的、表面性的、局部性的、片面性的感受与认识!文化偏重理论,知识偏重实践。

追根溯源,返节归本。我们知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渊源都与两部经典及一对男女密不可分。这两部经典就是西方《圣经》与东方《易经》。在伊佃园中偷吃禁果的亚当与夏娃传说是欧亚大陆上西方人类的祖先;而传说中伏羲画卦、女娲补天的这一对人身蛇尾的同体兄妹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圣经》描述了人类的创世、人类发展历程的磨难及神对磨难中的子民的启示,它通过十戒、上帝三位一体的义理、天堂地狱的人类未来选择以及信仰的目标等为人类具体活动作出指导,突出了人类的实践性;而《易经》则是无字天书,它用两个阴阳符号有序组合成六十四卦,向人类揭示宇宙万物万象的六十四种基本存在状态,从无极之体、太极之用、阴阳之变、万物之象中诠释着宇宙真理,以此对宇宙本体、宇宙规律、宇宙现象进行宏观展示,其无穷的表现力与无限的诠释空间让东方人类叹为观止,被中华文化百家流派共尊为百经之首,它的思想突出在文化性与道义性。《圣经》与《易经》的碰撞与融合将是未来世界各类思想走向文化大同的必由之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爆发出的生命力将改变当今人类的理念、价值观及发展方向,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未来将是资本理论抛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错误理念,将资本运转变成惠及民生及生态并造福全人类的经济工具,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向社会利益最大化转移,将资本赢利变成人类福利,而这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架下的世界之福!
我们反观东西方文明尤为突出例如东方文明中文化成分偏多,而西方文明中知识成分偏多,东方文化令中国古代学者设计的东方的“大同社会”,西方文化也让西方学者设计了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不同,大同社会以文化为社会核心,关注社会文明程度,重视人文精神建设及社会和谐,共产主义社会以知识为核心,关注人民群众丰衣足食,重视物质建设及社会分配。而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上且缺一不可!简而约之,文化与知识其实就是太极与阴阳。文化与太极相通,关注事物的本源规律;知识与阴阳相通,关注事物的变化发展。但我们应该感恩于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儒道文化,正是从易经文化中分离出来的太极阴阳儒道文化,才让华夏大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而推动着东方文明万年不败,才让东方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认同。 世界上与《易经》同等地位的《圣经》所记载的犹太民族,却是世界上少有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它们由于国土狭小和历史原因,这个民族散居在世界各地,经常成为其它民族的屠杀对象,然而他们在飘泊流浪中,从未忘记《圣经》的理念,犹太人世代相传箴言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东方人一旦破产,很可能从此一崛不振,而犹太人失去了一切后,仅凭借手中的圣经就会无敌天下。为什么?《易经》承载的天命理论与事物规律,而《圣经》传承的是曲折不挠的意志与实践精神,这就是文化与知识在古代经典中的不同价值观导引。
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若落实在具体个体身上,就是一个人必须用文化去武装头脑,这是方向!一个人,必须用知识储备去完成人生事业,这是过程!这里没有天命的等待,只有学海无涯的一往无前,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要用金钱多寡去衡量,不能用权力大小去衡量,不能用地位高低去衡量,金钱,权力,地位,这些都会失去,但在由知识积累过程中升化出文化智慧,会陪伴我们的灵魂在天堂地狱的行进中过关斩将出入无惧。 二百年来西方世界主导着世界发展潮流,“文化”正与我们渐去渐远,“知识”更新与“信息”横流充斥着我们去左右逢源!只学知识而没有了文化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浅薄无味。 一部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生,一句箴言,可以成就一个生命。文化载道,知识归术!且今之学大都以术御事,背道而驰。老子、孔子都是悟道之人,他们从易经中悟道,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仅仅学到了儒道知识,却难以领略其中文化高深的文化智慧与文化精神,在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及文化强国的洪流推进中,世界理性教育将缓缓回归中庸之道,就是重视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并肩而驰!知识属术日新月异,更新太快,而文化属道恒久不变!人类不仅需要知识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滚滚向前,更需要用文化建设去承传万年文明的征途赓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