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朱利竹,笔名:云竹。安徽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有诗歌、散文在《安徽作家》、《采风中国》等杂志上刊发,2019年出版个人诗集《与美同栖》,偶有作品获奖。

我是2018年3月开始写诗,当时我对诗歌是懵懂的。同仁振华弟把我一首写在微信上的诗,推荐给《铜都文学》主编余徐刚先生,余先生抬爱,把拙作《春意随感》发表在《铜都文学》。正是这种“正儿八经”,让我慢慢离不开诗歌,一段时间不写诗就感觉生活中缺了什么,我陷进去了。我承认当时的我不是那种“用生命写诗”的人,只是希望在诗词中,捡拾红尘客栈的往事,醉行唐诗宋词的情怀。

使用互联网我是晚到者,写作诗歌我更是晚到者。不过,即使是晚到,我还是到了。我开始用文字,尝试着敲开诗歌的大门,我喜欢用诗歌去挥毫一点小资,修几页宋词唐诗。我的诗有自己的影子,如:“慢慢地行走/像风,像雨/穿过一道道小巷/路过一张张陌生/思念。我在你的城/盘旋。” 有四季轮回的启迪,如:“你撑起一片风雨/把日子写成诗/装满思绪/邮寄。一幕幕岁月记忆/砸痛,心灵深处的弦。”有蝴蝶扇动虚幻的翅膀,如: “安徒生的童话/投入孩子们的怀抱 /缓缓地/高高的在蓝天上/与嫦娥舞袖/忘记了,七个小矮人的忧愁/飘落,双眸旋转玲琅诗行/绚烂” 。更有为师三十六载的守望,如: “三十年后/我痴痴,痴痴/把你渡口相望/泪洒为谁/记忆,轻拾校园往事/你/放飞斑澜/横笛,驾舟大江南北/我/倚树听风/挥毫,墨洒操场满地。”

我想用诗去表达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思考。写诗并不能给我带来金钱和地位。然而,我把诗歌写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诗歌已占据我的内心,和我一起生活、行走、思考。诗歌给了我生命的博大和深邃,给了我平凡生活中的宽慰,让我的灵魂获得宁静。我愿“乘一扁竹伐/荡舟万水千山/聆听生命乐章/相思,任风铃激荡/幽怨,任清风洗涤” 。在浮躁中沉入深刻的思考,学会更好地爱每一个人,爱每一片叶子、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时钟滴答的瞬间。
这几年来我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诗歌已有几百多首,在十几本杂志上刊登,它们是我的孩子,每一个字都有我的呼吸、心跳、体温、思考,是我的生命的珍藏。我也希望,它们能够遇见更多的喜欢它们的人。我出版这部诗集,也是对自己半年来写诗的一个交代,虽然它们不成熟,甚至可笑,但对我来说,它们是我的孩子,我的宝贝。

我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能够被人记住的事更少。 但我的诗歌《无悔,我是你的老师》获“文豪杯”金获时,我记忆里的喜悦,像腐叶和栀子,像烙画中的双桅船,在不经意之间跳出来,刺激了我的神经。我内心的感动和震惊可想而知。我原以为,诗歌只是碰巧走近了我,进入了我,却不曾想,其实它一直就在那里,在我的血液里,只不过时隐时显,却从未消失。诗歌之于我,不是碰巧的遇见,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兴之所起。我曾经丢失了它,现在,我又重新找回了它,就不会再让它走开,就像对待失而复得的爱情。我会“拾起遗落的时光/脉络里,看你我的山高水长/风景守望灵魂/淡然经过你我的心脏/留香。” “流年,无岸/人生,有涯。”企求余生能写出一首让人击节的诗。

2019年1月我出版了个人诗集《与美同栖》,它是我自己创作的“下泥巴人”,不够成熟,更没深度和内涵可言。但对我而言,诗歌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是一名老师,我喜欢用诗歌去回忆,行走。笛音随风,坐在清静教室,守望自己的四季风景,桃萼摇红,池荷吐绿,红叶点苔,梅蕊凌霜,都刻上了或深或浅的记忆。四十余载,或遇见的,或经历的,成了我一笺笺安静的唐诗宋词,潋滟着更迭的四季,展一卷心瓣,捋一季清淡,许一世柔软,将灵魂深藏,舞尽三尺讲台的风骨。校园,叶子一片又一片落下。我低头沉思,发白,背驼,岁月如梭。



那些似曾相识的岁月,像风景适合远看。总是在希望与失望之中完成着我自我成熟的蜕变。抬头是春,低头是秋,人生就在有悲有喜中起落,花开是喜,花落也应是一种美。写诗的这几年,我在若有若失的岁月中告别春花秋实。年轮虽在我的脸上留下流年的印迹,却也增添了我岁月的睿智。
人近花甲,深感高处不胜寒,人生沧桑与无奈。触摸生活,不再奢望浮华之梦,不再拥有雄心勃勃,不再渴望美酒咖啡。只想在闲暇时,写下几段文字给自己,给亲朋好友。看闲庭信步,赏风定花落。人生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数刻骨铭心的故事,右岸是无数璀璨年华的追求,中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







我知道“诗人”离我很远很远,远到我/在春天看不到桃花盛开,油菜花黄/只看见马路上的人山人海/以及泰坦尼克号在海上生与死的演绎/诗歌似一口老井/不小心,我把自己陷入井中/我看见我像青蛙一样烦躁不安/抗争。只剩下最后的力气/我看见太阳升起,又是一个清/天空上荡漾着七彩的梦幻/无数的行人在路上/匆匆。朝着大海的远方泅渡/我在井里挣扎/诗人,离我很远很远。

浮在水面的是我的诗笺/思想沉在水底/我和水一样干净/思想和我/害怕浮出水面/变得无语/我渴望回到故乡/那里,有我的娘亲/母亲会包容我的思想/我想让思想走得更远/让我的诗变得更干净。喜欢写诗,可以让我发觉世界的精彩和生活的美好,这就是一种快乐。无论在清晨,还是黄昏,或手捧一本泛着清香的书,读诗写诗,或坐在草地上,让碎碎的阳光地撒在身上,然后在青草与阳光的味道中,用长着触角的心灵去感触和领略诗歌带给我的别样而深刻的闲逸,可以让我们舒展隐形的翅膀,呼吸沁人的字香,感受自己瞬间的脱胎换骨!

品味五十余载,方感 “天命” 之味。人过五十,凡事淡然。但我对诗歌的那一份执念,如今已经化作枫叶遮掩下木屋窗内那一帘的静美,长成鬓角仍不忘却的那份期盼。岁月深处,我和季节共享花香雨柔的沉香,与自然共聆飘逸的丝雨,共仰云高鹏飞的天空,将生活中的气息,融入笔尖,轻触时光的边缘。高山静谧,倾听流水,悟出人生境界。未来我会用心出发,从起点到终点,如圆。阅读自己,阅读社会生活。用诗歌让生活变得温暖而祥和。未来,我将和我所钟爱的诗歌,一起记录生活,传承文明,创造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