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从一个已生成的现实中异化出来,从而造就一个不同于现实的“幻想世界”。即一个特定的内容,现有的或历史的,个人的或社会的事实,转化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整体,如一首诗,一篇剧作,一部小说等等。
艺术通过否定既存现实,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虚构世界……艺术只有服从自己的规律,违反现实的规律,才能保持其真实。
——马尔库塞
现实中的事物和现象,不会让人产生审美感受。艺术家可以对材料进行扭曲加工,甚至可以使其发生根本变化,不仅不需要忠于现实,恰恰相反,正是通过与现实的不同才显示出自己的非同寻常和不同凡响,才鲜明地突出自己的艺术性。
没有技巧的介入,就很难称得上真正的艺术品。
诗歌文本和非诗歌文本之间的区别可以用纯粹的语言标准来衡量。文学作品归根结底是关于语言的作品。语言艺术首先关心的是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本质、自己的音响格式、措辞、句法等上来,而不是先指出外在的现实。
——雅各布逊
艺术创作不是模仿,不是已然存在物的复制品,不是对自然物体的感性反应。
想象得来的情感,才是艺术所真正表现的东西。想象,就是把心灵活动中产生出的各种印象当成实际存在的对象……转换成“形象”,从而使人从这些印象中解放出来。
——科林伍德
在“散文”中,语言使人脱离自身,而投向世界之中,所以它是一种介入的行动,而“诗”的王国是一个物的意味的王国。诗是与世界拉开距离的静观。
——萨特
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
艺术家是用现实的材料,按照现实本身的形状,塑造出一个意象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新的解释,因而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发现,一个新创造。
审美的、艺术的愉快,实质上是一种创造形式的愉快。艺术家把事物的坚硬原料熔化在他的想象力的熔炉中,最终创造出一个诗的、音乐的、或造型的新世界。
——卡西尔
艺术具有情感表现的特征。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使我们认识到主观现实、感情和情绪。
要达到艺术抽象,就必须断绝现实的一切关系,使之与自然相脱离,创造一种幻象。
虚幻的生活,诗歌艺术的基本幻象。诗歌的第一行就应建立起这一幻象,使读者刚一入读就立即由现实转到虚幻上来。
不要照搬发生的事实。虚幻的生活并不一定要与真实的事物、事件、人物或经验的外观等同,它根本上是一种纯粹的幻象或一种十足的虚构事物,它完全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先就有的。
——苏珊.朗格
语言是一个自我调节的封闭系统,它不是通过与现实的对应来构词,而是根据自己的内部规则来构词。语言结构,接近人的心灵结构或无意识结构。
——索绪尔
在人类的心灵中先验地具有一种创造和理解语言的深层结构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在无意识中支配着人的语言行为,生成各种句子。
——乔姆斯基
文学艺术,不是信息的容器,不是现实的反映、象征或表现,而是内在的、自我生成的、自我调节并最终自我观照的整体。结构本身就是本质,就是文学艺术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皮亚杰
艺术家与精神病者、白昼梦者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艺术家具有升华能力,他能润饰幻想,处理材料,伪装其隐私,使其变成可以公开接受的东西。
美和艺术的本质在于性,在于我们无意识的欲望和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
——弗洛伊德
和无意识相比,集体无意识更为原始,它是人类从祖先那里经过世世代代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行为模式。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永恒的经验体系,一种不朽的存在或者说是神。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
幻觉本身心理上的真实,不亚于物质的真实。幻觉,原始经验,诗人的创作力的源泉。
艺术创作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心理学式的创作,另一种是幻想式的创作。
——荣格
真正的本体,亦即真正的事实是经验而非主体或客体。主体或客体只是构成经验的材料,而不足以被当成独立自主的事物来看待。
一切经验活动都有情感的参与和情感体验,都具有审美性质,都可能成为审美体验对象。
一种经验一旦具有了审美性质,它就从无尽的经验之流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整体。它有了自己的形式、结构或叫条理。
——杜威
诗歌语言中的陈述是否与事实相符,是只有傻瓜才考虑的问题。发表真实的陈述不是诗人的事。诗,伪陈述。
艺术以唤起情感和传达情感为目的。作品能激起我们前后一致的情感反应,使我们“信以为真”,它就包含了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只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性”。
诗不同于其他语言文字的运用,因为它能创造自己的上下文(语境)。
——理查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