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氏《黄鹤楼记》注
文‖胡采云
川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1)”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苁(2),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3)四闼霞敞(4),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5),“东阳八咏(6),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7)。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8),下车而乱绳皆理(9),发号而庶政其凝(10)。或透迤退公(11),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垒垒。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12);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13)。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14)。”有命抽毫,纪兹贞石(15)。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16)。
——阎伯理《黄鹤楼记》
(注释)1、费祎:三国时任蜀尚书令,传说死后登仙曾驾黄鹤休息于此。2、茏苁:高峻貌。3、翼:房 屋 的 曲 檐。4、闼:门。霞敞:宽阔之意。5、濑乡: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境,传说是老子的家乡。《续汉书》记载汉恒帝命人在濑乡为老子立祠。九柱。指所立老子祠规模之大。6、东阳八咏:据《金华志》记载,沈约在南齐任东阳太守,建元畅楼,题八首诗于楼上,称为“八咏诗”。后来宋人将元畅楼改为“八咏楼”。7、意即有了黄鹤楼,就无须老子祠、八咏楼了,同样可供观赏,“会集灵仙”。8、穆名宁当时的本职为江夏刺史,其余都是兼职。9、下车,意为到任。绳:法。此句颂扬穆名宁一到任就理顺了法纪。10、凝:定的意思。庶政,多项政事。意即政事安定。11、退公:辞官。12、仲宣:系东汉末年文人王粲的字。其时王室衰微,天下大乱,王粲流寓荆襄,感怀时事而作《登楼赋》。此句是因王粲作《登楼赋》而联想到黄鹤楼也需要这么一篇文章。13、据《述异志》载,荀瓖:字叔伟,曾随仙人驾鹤腾空。这里道出黄鹤楼典故,赞美荀瓖可步仙人的踪迹。以上四句代写穆名宁的感 慨。14、此处借《搜神后记》中的一段传说: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上,有少年欲射它,鹤飞去作人语:“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15、抽毫:握笔。此句意为穆名宁要作者撰此文。贞石:碑石。此意为记在碑石上。16、大荒落:按《尔雅》纪年方式,大荒落即地支的“巳”。永泰元年是乙巳年,故云。孟夏月是夏历四月。可知阎伯理此文作于公元765年夏历四月庚寅日。
黄鹤啊黄鹤!我似乎看到你从大江激流中掬起浪峰,涌出碧玉般的千古丽句;黄鹤啊黄鹤!我依稀看见:你正在白云铺成的纸张上,淋漓尽致地描出千里画卷!


作者简介:胡采云,六零后,湖北汉川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偶有诗歌、散文见于报刊杂志;系《新农民》杂志社特聘通讯员;汉川诗词楹联学会理事、中华新文学联盟.《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汉川市分会主席;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汉川市分院副院长,《汉川文采》杂志责任编辑。平生均在崇尚精神文化滋养,喜欢把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过成诗情画意的模式。竟然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