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25)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读恽代英烈士诗歌
(2021年4月5日)
恽代英(1895-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江苏武进人,生于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毕业,善为文,长于言词。五四运动时参加并领导学生罢课和示威斗争。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传播革命思想;与萧楚女等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入党。1923年起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及《中国青年》主编、上海大学教授。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兼党团书记。1927年春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总教官。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时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秘书长。1928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红旗》。1929年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是中共第五、六届中央委员。1930年5月在上海任沪东区委书记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4月在南京英勇就义,年36岁。
《诗一首》
每作伤心语,
狂书字尽斜(xiá)。
杜鹃空有泪,
鸿雁已无家。
浩劫悲猿鹤,
荒村绝稻麻。
转旋男儿事,
吾党岂匏(páo)瓜?
诗人上大学时,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武汉组织学生运动作诗两首,这是之一。
“杜鹃”两句:意指志士空悲,人民苦难。
“浩劫”两句:是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百姓过着非人生活,悲愁交结。
“转旋”两句:意指改造中国,我党哪能无所作为呢?匏瓜:即葫芦,《论语·阳货》写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是说葫芦挂在藤上,不会吃东西,人不能挂着不吃东西,即指人要有所作为。
《诗一首》(节录)
嗟(jiē)我中国,
强邻伺(sì)侧。
外交紧急,
河山变色。
……
力争青岛,
事出至诚,
口诛笔伐,
救国之声。
愿我同胞,
声胆俱张,
五月七日,
勿忘勿忘。
1915年,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包括控制中国的山东、东北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等无理要求。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的希望,要求取消“二十一条”,遭拒绝,会议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爆发。
这首诗,是写于五四时期的一份诗传单,作为武汉学联机关刊物《学生周报》发刊词印行。“强邻伺侧”:指日本的强盗嘴脸和无耻行径(jìng)。“五月七日”:是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二十一条”的日子。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bìn)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诗人回顾一生,往事历历在目,自觉无愧于革命,无愧于党。联想到战友们也许已经倒在敌人的屠刀下,也许正在继续革命事业,但生也罢,死也罢,他们的事业永恒、生命永恒。诗人坦陈胸怀,决心把自己的忧患得失抛在脑后,立誓要用满腔的豪情,做一名“楚囚”,永葆革命气节,哪怕牺牲生命!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来泛指处境窘迫的人。
建党百年,拜读恽代英烈士诗歌,记感如下:
青年运动建奇功,
文武双全重担(dàn)承。
铁骨铮铮书正义,
狱中绝笔笑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