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24)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读蔡和森烈士诗一首
(2021年4月3日)
蔡和森(1895-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湖南湘乡人。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和高等师范。1918年同毛泽东一起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带领全家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秋同毛泽东通信,商讨组织中国共产党等问题。1921年冬回国,入党。1922年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主编。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参加领导上海工人运动。1925年5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同年去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五届执委会,后任中共驻“国际”代表。1927年3月回国,任中央宣传部长,并代理中央秘书长。八七会议后,作为中央特派员去北方局指导工作。1928年底,再任中共驻“国际”代表。是中共第二至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31年任中央代表,去香港领导恢复广东省委的工作,6月被英帝逮捕,引渡到广州。他坚贞不屈,被军阀陈济棠的刽(guì)子手把四肢钉在墙上活活打死,胸脯被刺刀戳烂,年36岁。
1918年,蔡和森与毛泽东在湖南青年中倡导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6月去北京了解情况、取得联系,坐木船过洞庭湖,正逢风雨大作,写下:
《少年行——北上过洞庭有感》
大陆龙蛇起,
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
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
为学志转坚。
从师万里外,
访友人文渊。
匡(kuāng)复有吾在,
与人撑巨艰。
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
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
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
洞庭证源泉。
大意是:
中国大地,南北军阀乱纷纷犹如龙争蛇斗;天地间走来了一位少年。
湖南兵祸、天灾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少年肩负着使命,顶风冒雨,乘舟踏上了茫茫征程。
在这个乱世之中,我要清醒把握自己,认清方向;为了取得真理,我意志坚定。
到北京这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拜访老师,联络友人,为的是将来能到外面的世界学习先进经验和救国救民的真理。
匡复社稷,平定乱世,自有我和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担负起这艰巨的任务。
我们都是赤胆忠心,浩然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虽然手中没有掌握军权,但也有决心力挽狂澜于既倒,把国内混乱的状况平定下来。鲁阳戈:传说战国时楚之县公鲁阳曾挥戈使太阳返回,后以“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凭依木舟,考虑着怎样进行救国救民的事业,感到还是先鼓动起群众的革命热情,中国的希望还在民间。
在长沙有一群少年,创建了一个“新民学会”,人才济济,为青年所仰望;源泉滚滚的洞庭湖啊,请记住这群少年的热忱与赤胆忠心吧。
这首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热情洋溢,一层进一层,一韵到底,表现出早期革命家的风采与豪情。
写到这里,蔡和森壮烈就义的形象想象于脑海,千言万语也难以言表崇敬之情:
中华建党一功臣,
革命杰出领导人。
何惧虐杀躯体碎,
唯图匡复践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