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岸小说《子归城》系列,严禁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刘岸老师!


中华文化传媒投稿须知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二
刘岸著


卷首语
相传,博望侯张骞说服苍狼部落,渡河而去后,他插在河滩上的那根榆木杆子就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榆树。此后,它的榆钱随风飘荡,根叶逐水而生。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就在大牧川形成了若干个榆树窝子……
博望渡曾经就是个绿荫遮天,密不透风的榆树窝子。
但后来,大牧川上的人越来越多,榆树就越来越少了。
听子归城的老户儿说:当年他们的老先人建城时,张骞的那棵榆树还在,是棵歪脖子树。但博望渡已经没几棵大榆树了。
第01章 走进古城子
走进古城子,跌倒拾银子。
——丝路民谚
第一节
1
您可能知道,我的书房在钟宅湾一幢高楼的26层。在这样的高度,我能鸟瞰大海。看在灯塔的闪光中忽隐忽现的夜航船;看乌云披着霞光风流聚散,看黄昏的太阳像只被谁踩破了的红番茄,酱汁溅得到处都是……
前不久,我一边眺望大海,一边构思小说《子归城》。《子归城》是一部史诗,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您想吧,一百年前的丝绸古道上奔走着那么多的人,他们在子归城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发生的故事该有多么复杂,多么诡异,多么震撼人心,又多么迷人,多么传奇,多么与众不同!
所以我说的构思小说,其实就是考虑怎样把这部史诗,用最简洁的方式装进您的脑海。为此我煞费苦心,创造结构模式,探索元叙述,采取网络链接等等方式,不一而足。目的只有一个:让您能自由简单地阅读本书。
那天,海上风平浪静,阳光从叆叇云雾中透射出来,像一把尖锐而明亮的剃须刀,闪着诡异的光芒。
忽然,电视播出了一条新闻:在“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有三个驴友发现了传说中的“魔鬼城”。这座湮没在大牧川荒漠中的古城,正是百年前驰名中外的丝路重镇子归城……
我立刻跳到了电视机前。我敢打赌,全世界60多亿人口,我是最关心这件事的人。因为我构思的小说,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我盯着电视看了半天,发现屏幕里的三个“驴友”中有两个我认识。一个是我熟悉的厦门人林子非,另一个是不曾谋面的新疆人谢琳娜。他们和我一样,祖辈都在子归城生活过。
这个发现让我有种不知所措的紧迫感。您不知道,林子非不是个真正的驴友,他去找子归城遗址是蓄谋已久,另有所图。
之后的几天里,我看写作提纲,就像一个老船长看航海图,越看越觉得再不出发,大海都会消失。
2
现在是2016年春天。
我摊开了写作提纲、人物年表、子归城大事记,位置方位图等多年的写作资料。同时,打开了书房角落的一个破纸箱,这是个名副其实的故纸堆,里面有我多年来搜集的资料和采访笔记。我从中拿出诸葛白的《北丝路记考》、杨增青的《云过斋文牍》,还有拐子林闽嘉发霉变质的一叠老皇历等,它们都是子归城故人的遗作、遗物,相当珍贵,可以称之为文物。
我把它们摆上了案头。——面对艰辛而漫长的远航,我需要它们相伴相随。
您可能已经明白了:我想抢在林子非他们之前,带您进入子归城。
当然,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现在得隐退幕后,让您随着另一个男人的步伐进城。这人是我爷爷的叔伯兄弟。
(敬请期待下一集)


刘 岸
刘岸,原名刘壮志,笔名老岸、庄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出版系列编审、一级文学创作职称。历经十三年创作,长篇小说《子归城》系列四卷出版,是2020-2021年度中国文学的新里程。迄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余万字,影视作品80余集(部)。出版《子归城》系列四卷、《天职》《尘土飞扬》《刘岸小说选》《小说家的技巧》等。长篇小说、小说集及文学理论著作共18部。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子归城》(四卷本)、《尘土飞扬》;长篇理论著作《小说家的技巧》(上、下册)。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现任福建省厦门文学院院长、《厦门文学》主编、厦门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历任边防十团四连排长,新疆军区司令部参谋,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刑事研究员,新疆兵团《绿洲》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兵团作家协会、兵团电视协会副主席、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哪里可求《子归城》?请看这里:
龙宝书斋的店
刘小秃的书摊

魏能强 快手
ID: 1765474228


福建闪小说作家吴宏鹏长篇小说《苦苦落落》面世
点我,阅读17K小说网吴宏鹏长篇小说《苦苦落落》!

《子归城》,不可不读的小说
长篇小说《子归城》部分片段连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