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征文的序幕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五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自2021年6月1日起至 2021年9月底截稿,共4个月。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200元。
一等奖2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5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6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3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






通过经典探析得失 307

文/三木秉凤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在得失面前,如临朗月清风,处世悠闲自在,无痕于心,超然物外,此乃胸怀天下者为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一切现象看似捭阖有时而又波澜起伏,但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推动,不管宇宙自然还是人文社会,谁都逃脱不了规律的束缚。人们常常过度关注于自己的进退得失,而忽略了人文规律对生命的支配与推动。若在“得失”面前做到恒心巍巍无动,既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也是生命成熟的表现。然而江湖风云变幻,芸芸众生大多随“波”逐流,此处所言之“波”非仅指社会名利之波,也包含灵魂荡漾之波以及五官所触意志引发之情绪之波。得与失其实本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自然反映,“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蜇以存身也”,由此演绎出“否泰”两种状态。我们知道否与泰是事物变化的两个走向,否极泰来,泰极否来,在事物的变化之中,各种存在形式同时展现。

生命如歌,高低错落,人生如河,浪推前波。千顷风寒逼,一池苦楚雨,损益若无怨,革尽鼎自举,否极泰来时,小畜当以履,青溪常独流,心海纳乐土。由否与泰延展到“损与益”及“革与鼎”,皆出自《易经》之卦,即损卦与益卦,革卦与鼎卦。损者损内也,益者益外也,革者,除故也,鼎者,立新也。由易经观之,世界万象皆在“得失”中相推而进。
《道德经》有言“深根固蒂乃长生久视之道。”若为道久,必先以失换得,损己益人,革弊鼎新。人之生命轨迹与万物之律大同小异,宇宙与人生皆“道法自然”。宇宙是个不断变化、生生不息的巨大生命能量体,它创造万物又毁灭万物,它带来生机勃勃又带来黑暗无限,面对苍茫大道滚滚向前,人只能被动适应一切而不能主动征服一切!而适应自然变化的最好法则就是“损益循道,革故鼎新”之先舍后得之律。反观自然法界很多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会通过改变自身颜色、减少自身厚度、水陆两栖等各种方式以维持生命的长度。自然万物之律无情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我们背负多寡的生命厚度,而是损益革鼎之律中所换来的生命长度与高度。鱼鳖在海洋洄游,候鸟在长空穿梭,它们轻装前行无一不是为了生命长度与高度。生存是生命个体在自然变化中的“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这就是革损旧规以益鼎立。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各民族、各种族以及具体的个体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人类社会脱胎于宇宙自然,我们必须依道而行,顺道者昌,悖道者亡。千万年来世界很多民族及其文明逐渐淡出人类社会(如玛雅文明),但中华文明却犹如一颗长青树,万年不倒!一个民族若要长久立世必须与时俱进,如何让自己适应外部环境且让生命赓续,我们只能向大自然学习“失得勿恤”,这就是“损益循道,革故鼎新”即革损自身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的部分,鼎益外部发展相适应的新鲜血液,加增生命的长度。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比,我们又多出了一个人类本有的“主观能动性”。即与自然界的被动适应相比,我们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更好地调整自己。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不断地革损颓废的思想,革损陈旧的观念,打碎旧的世界,以至于让一切发展永远与自然大道相应,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 我们不能抱残守缺,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躺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流恋忘返。居安思危,穷则思变,要懂得穷变通久的理义所在。如果长期因循守旧,大到帝国民族,中到企业集团,小到家庭个人,都会被旧弊丛生拖累,没有损益,就不能轻装飞翔,没有革新,最终被历史拉下,沉舸江海。冬如果一味创新过快!改革过快!实跨过快!我们就会孤军冒进,欲速不达。
革损之义就是反思过去,那些良善的品质需要保留,而益鼎之义就是创新未来,与时偕行,与道同行,锐意进取,精益求精!革损要革的坚定不拨,鼎益要创的惊天动地。人生之路如行钢丝,中庸之道必须放弃两极,在得失之间,看不破又放不下,革损,舍不得过去,鼎益,又不愿创造未来,没有变化,何来否泰之互换?人生犹时寒暑,热则减衣,冷加暖服,亦如饮水,冷暖自知。在一个太极两仪的世界里,没有敌我之分,没有自然界与人类之分,也就没有自然思想与社会思想之分,唯道是存。人类社会万年变迁对于宇宙自然仅仅是瞬间之事,人类社会刚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就想反身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这本身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失得之间,我们应当失去妄狂之心重新回归“否泰往来”之间的自然心态,这是规律使然,心若明达,万象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