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醒了 平淡的活着
散文诗
文/虫二
现在用词打破常规了,例如:隔离,过去指传染病人需要隔离,或是犯人在隔离。现如今,“隔离”钉入了人类的记忆,说不定某个时刻一群人都和自身之外的世界隔离了。包括所爱的人和他们的习惯,处在退隐的状态之中,在互联网的包裹下,虚拟中与世界连接。
病毒厉害,顽强而善变。扩散传播是它们的终极目的,人类和它们的战斗中,疲惫不堪,浮躁不安,我们在颠簸中寻找希望。发挥“时代能量”,这个能量就是世界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再调整,避免盲目冲撞、敌视。与他人,与自己达成和解,多做自我批判,允许可以表达意愿和对未知的探试。
天地广阔,世界之大,有点个人思想不是流氓,没那么可怕和有害吧?不用嗤之以鼻,冒充知识分子犯起嘀咕。认真思考,真诚而专业的明辨是非,即是善良的,也是对社会有利的。如罗素所说,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这该是一种美德吧,知识本身该是一种善吧!
疫情之下,焦躁,孤独的迷宫里人满为患。
而GPS导航的指向,忧伤是第一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向撤军,一条路赶着印钞;迷茫是第二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向享乐,一条路通向虚无;折腾是第三个岔路口;一条路开辟自由航行,一条路搞军演,制造麻烦;彻悟是第四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向疯狂,一条路通向死亡的寂静。
对一个纵深的世界,爱的越深,偏见越重。焦躁,容易变成诗人,愤世嫉俗。当我被世俗的石头击中的那一刹那,脑子轰鸣,需要平稳的呼吸,平淡的活着。沉默,学会沉默,只有沉默,可以与喧闹的世界相对称。我在心里落泪,此外,更多的时间像牛一样费力地堆出笑脸——自卫和反抗。

刘兰玲简介: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光阴怎能老去》入选南方优秀诗选。歌诗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岭南微文学传媒《岭南作家.诗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美文杂志》等多家传统媒体,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