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慰怀
读诗是与作者心灵互通的过程,而绝非深陷疲于消除语言隔阂的迷宫,倘若读者体验不到原作的韵味,作品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当今,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正在走向多元化,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但相比之下,清新明快的作品往往更受百姓的欢迎。
徐英才先生在从事教学和翻译之余,时有诗的灵感袭来,但白天除了忙工作,还要监护小外孙的生活和学习,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写作。许多积攒在笔底的题材,都是在晚上睡觉前急迫写就,无暇推敲和斟酌,以致作品达不到他想要的预期效果。尽管如此,却丝毫不影响他探寻诗艺的热情,从这组精巧的短诗中,我领略到他貌似沉静、实则炽热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在人们的视觉范畴里,风乃终生遁形的隐者,似乎从来就不存在;然而它并非麻木僵直的冷血之徒,也不是畏首畏尾的一介懦夫,更不是胸无大志的嘤嘤燕雀。它的情细腻丰满寓无形于有形,造化成春华秋实的缤纷姿色;它的爱润物无声却能力挽狂澜,肩负四季翻转、万物灵动之大任,气定神闲运筹帷幄于幕后。
《无形的风》借柳、云、叶、雪的几帧动态,寥寥几笔便将这位从不现身的无名英雄,从幕后推向了前台。看似无形的风,实则血肉丰满刚柔兼济,那响彻崇山的林涛,鸥鸟伴飞的游艇,飞沙走石的风暴,翻江倒海的“水龙卷”等等,均是“因助他而有形”的佐证。
作品是一面明镜,能映照出作者的灵魂,悲悯、虔诚、博爱、自省,是诗人必备的素质。时下,总有一些擅长自我标榜的奸商,大言不惭鼓吹让利于民,事后却翻脸不认账,甚至以假乱真坑害民众。由此,我联想到涵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垂钓渭水之滨的姜子牙,半生隐名埋姓的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程开甲、周光召、钱学森……有道是诗言志,读罢《无形的风》,作者以风喻人的用意不言自明:对那些给百姓争自由、为民族谋地位的无名英雄,当报以由衷的崇敬。

《时速》让认知现代文明的脚步,和强大的无穷时空同场“竞走”,感慨探索进程的迟缓乏力,远不是未知封闭领域的对手。这一深入思辨的主题,既表达出对加快科技发展的呼唤和期待,也肯定了人类揭秘宇宙的执著信念。末尾的“皱纹”二字含义厚重,我理解有三层意思:一是科学家们不畏艰险顽强进取过程中的挫折与艰辛;二是他们为攻克难题甘愿终老一生的献身精神;三是任何突破和成功,都来自千百万次挫折和失败的叠加。
《毛笔》仅用31个字,就给心无旁骛、恪尽职守的人士筑起了一方庄重巍峨的纪念碑。“毛笔”指专注于事业的成功者,他们肩负勇于实践、为后人授业解惑的重任,甘当传承民族文化精粹的铺路石;“墨”是真才实学和职业操守的统称。一个人,只要勤勉务实不图虚名,兢兢业业做学问,就一定会迎来瓜果飘香的金秋。这首具有普遍意义的短诗,既是对莘莘学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激励,也是作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写照。
无技巧才是最高超的技巧,这就像武林高手,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招式,便可令敌手败下阵来。细腻真挚的情感,朴素纯粹的语言,是任何声嘶力竭或忸怩作态的空虚包装都无法企及的。诗人是执著的精神冶炼者,他们的价值,就在于孜孜不倦地去伪存真、为人类奉上成色纯粹的思想黄金。
或许长期生活在远隔重洋的他国,徐先生的《旅途》凝结着一腔浓浓的怀乡之情。“母亲”,祖国的昵称;“旷野”,异乡的别名——从“兴奋”到“遍地沟壑荆棘”,再到“满身伤痕”,读来不禁令人怆然泪下。望山跑死马,欲海万丈渊,怎么也想不到期待已久的生机和繁荣,原只是一番美好的想象!一些希望移居海外的人,大多对未来的生活都有一种“郁郁葱葱”的向往,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大片有待开垦的荒漠。
所谓“沟壑荆棘”,有隔绝母语的陌生,有远离亲人的孤单,还有独自打拼的无助。好容易“挣扎着走出来”,比起内心的失落,“满身伤痕”还是其次,原来梦想的“郁郁葱葱”并不属于自己,面对“暮色空空”的前路,又该作何打算?尽管徐先生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但他的目光并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圈子,这首《旅途》应看作是对草率移民者们的规劝和告诫。

写诗和下厨有相似之处,鸡鸭鱼肉做出的菜肴固然美味,但萝卜白菜也绝不肯甘拜下风,况且萝卜白菜一直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语言和荤素食材是菜肴的主体,构思和技巧则是油盐酱醋之类的佐料,用来激发并提振味觉。徐英才的诗,就像是一道道清淡可口的家常菜,所富含的维生素C既易于消化又有益健康,故而老少皆宜。这就像吃腻了大鱼大肉,绿色蔬菜和粗粮,反倒成了家家户户的座上宾。比起某些自诩“与世界接轨”的高深费解之作,这些朴素无华诗句中所隐含的浓酽真情,更能够穿透时空直达人心。
珍品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宠爱,除了不可多得还有其价值昂贵的一面,“廉价的珍品”从字面上分析,似乎不大能说通,用《最廉价的珍品》命题,不能不令读者感到新奇。古往今来,谁都明白人生短暂,勤奋者人人惜时如金,浑噩者个个醉生梦死,通过阅读,我们不难悟出该诗的谜底,它就是既无边无际又稍纵即逝的时间。
似箭的光阴可以是“长河”、也可以是“高山”、又可以是“骏马”、还可以是“飞船”,无数贤达先烈在有限的生命范围里,义无反顾地“泳行”“攀登”“奔腾”“驰骋”,才为人民共和国开创并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最廉价的珍品》前半部分,是节奏由慢到快的四组排比,富含褒义神情激奋;而面对被纨绔子弟们大把荒废的岁月,作者痛心地吟出了最后两行——“世界上/它是最廉价的珍品”!此诗不过短短十行,没有伦理说教,只是巧妙地将正反两极隐含其中,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掩卷之余,似有挥之不去的画外音响彻耳际: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作者的价值观,是决定其审美取向的第一要素,进而又将潜移默化地促成其适合自身的表达方式,其学识、阅历、悟性和才气,无不影响着作品的品位和走向。诗的写作因人而异,风格和流派各有千秋,回环纷沓能带来色彩上的多重美感,而深情独白带给我们的往往是直击要害的震撼。艾青曾在《诗论掇拾》里说过:“朴素是对于词藻的奢侈的摒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的宽阔的笑。”徐英才的诗就属于这种“健康的袒露”,风格沉稳明朗,语言浅显机智,如同一幅幅白描,既没有艳丽色彩的装扮,更不见意象晦涩的卖弄。他的作品感情浓烈且不动声色,凭借寓动于静的手法强化张力,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悲悯顿生、泪湿衣襟。
2021年8月18日完稿于河南洛阳

作者简介:冷慰怀:1945年生,江西宜春人,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退休前为洛阳某大型国企宣传部编辑,出版个人著作10种。

徐英才短诗五首
无形的风
春柳
在溪旁摇曳
晃出婀娜的姿态
夏云
在碧天游走
呈现万般的风情
秋叶
平地起舞
犹如神话里仙女拂袖
冬雪
漫天飞舞
恰似梦幻里星海陨落
无形的风
因助他而有形
无形的风
让四季翻转
让万物灵动
无形的风
是无名英雄
是幕后王者
时 速
那
曾在算盘上
后在键盘上
疾走如飞的
十指
怎么也没走过
台钟上的两根指针
反倒走满了
皱纹

毛 笔
他毕生专注的事业——
就是把墨
搬到纸上
如今
笔头虽已稀疏
足迹却
无处
不
在
旅 途
离开母亲后
在旷野里踽行
我兴奋地
看到一座山
郁郁葱葱
走进那里
才知遍地沟壑荆棘
挣扎着走出来
已经满身伤痕
背后仍然郁郁葱葱
前面却
暮色空空
最廉价的珍品
那一方长河
容你在涛声中泳行
那一座高山
容你在默念中攀登
你骑着这匹骏马
在海角天涯奔腾
你驾着这只飞船
在浩瀚星空驰骋
世界上
它是最廉价的珍品

【诗人简介】徐英才(男,上海,1952—),原中国复旦大学英语教师,现美国德宝大学汉学老师,翻译家、诗人,华人诗学会会长,汉英双语纸质诗刊《诗殿堂》总编辑。先后开设过古现代汉语、现代中国文学、中国电影史、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汉英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翻译出版过《英译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英译中国当代美文选》《英译中国经典散文选》《英译中国经典古诗词100首》《换言之——美国威斯康星州诗人英汉双语诗》等近十部译著,有些被用作国礼、教材;主/合编过多部著作,包括享誉诗坛的《世界华语抗疫诗精选》《世界华人经典诗选》《2020世界华人诗歌精选》。他出版过的诗集有《诗意江南》《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徐英才汉英双语诗集》纯英语版的《我们在这里绘画》;目前正着手出版中国俳句和三行微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