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叶儿-严防围堵变异株
——外媒观注中国迎战德儿塔初见成效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8月18日凌晨综合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报道 ,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中国近期迎战德尔塔输入疫情。据路透社8月17日报道,随着大多数地区果断、严挌控制住最新疫情,中国新轮增本土病例已连续多日下降,迎战德尔塔输入疫情,已初见成效。

据外媒援引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17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全国疫情扩散风险总体可控。在近期发生疫情的48个城市中,截至8月17日已有36个城市超过10天没有新增的感染者报告,除扬州等地外,其余地区仅报告零星散发病例。考虑到多地已持续加强各项防控措施,对人员流动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全国面上发生大规模疫情扩散的风险较小。

外媒注意到截止8月17日,包括成都、南京、大连、上海等多个重要城市已先后中风险地区“清零”。
另外,杨州疫情明显下降。8月17日,江苏省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扬州,从7月28日到8月13日的七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共发现阳性病例526例。其中第一轮63例、第二轮147例、第三轮109例、第四轮69例、第五轮70例、第六轮47例、第七轮21例,可以清楚看到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总数在达到一个高峰(第二、第三轮)后稳步下降。

8月17日起上海市中风险地区清零。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公布,从2021年8月17日0时起,将浦东川沙新镇华夏二路1500弄心圆西苑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自2021年8月17日0时起,上海市全部为低风险地区。

南京连续三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在8月16日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丁小平介绍,2021年8月15日0—24时,南京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此前8月13日—14日,南京市均无新增本土病例。目前,南京市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本土病例。

多家外媒注意到,最近,中国卫生部门奋力遏制该国近几个月来扩散范围最广的新冠肺炎疫情,多个城市对上百万人进行核酸检测并实施新的出行限制。
据法新社北京报道,中国去年已成功在国内基本消灭疫情,此次是该国几个月来地理范围最广的一次疫情暴发。报道称,今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的机场出现传播格外迅速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对中国的抗疫成果构成挑战。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目前已对南京市920万居民进行了3轮核酸检测,并实施限制措施以遏制疫情。

报道指出,中国还正千方百计追踪全国各地曾在张家界观看演出的数千人。张家界是湖南省的旅游城市,在4名游客核酸检测呈阳性后,该市已严格限制150万居民离开并关闭当地所有旅游景点。
中国国家卫健委说,截至8月16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8.5亿剂次。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最新报道,中国政府正加紧继续追踪、筛查和控制在该国首次大范围出现的德尔塔变异毒株。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之前报道,中国国务院一副总理在江苏省南京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从严从紧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坚决阻断疫情扩散。要求对机场及周边地区人员转移集中隔离,开展终末消毒,防止病毒再次传播。统筹南京与全省疫情防控,加大扬州疫情防控力度,增派检测、流调等专家,做到全省疫情防控“一盘棋”。并强调,各地要建立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及时激活指挥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报告制度。控制景区客流量,严格公共交通扫码通行等措施,引导群众慎终如始做好个人防护,倡导学生暑期减少出行、注意安全。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报道称,南京的案例表明中国政府的反应是多么迅速和高效:南京市政府目前已组织全体市民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这个几周前还完全处于常态中的城市——餐厅和酒吧爆满,佩戴口罩的市民也不多——目前再次要求员工居家办公。疫情封堵期间,想要离开这座大都市的人,必须先接受健康检测。机场和长途汽车站也已取消所有航班和大巴。报道称,即便是在只有少数感染病例的北京,也出现整个社区被“封闭”的情况。报道指出,政府执行这些措施的依据始终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中国拥有14亿的庞大人口。

与此同时,尽管疫苗接种覆盖率快速提高,却始终没有迹象显示病毒“零容忍”政策会很快放松。至少到今年下半年,中国政府都将继续执行严格的隔离检疫措施:从外国入境的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隔离。

笔者认为,虽然这次输入情德尔塔变异病毒传播速度很快。但中国的传染病专家们仍旧表现得很有信心。可以确认,中国本轮疫情尚在“可控”之中。诚如有专家认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中国严格防范疫情的政策与措施,一刻也不会放松!特赋《梧叶儿》为评为观。

冠疫危。
传源诡异为。
病株传幻快,
莫疑迟。
封离防范德尔塔,
布重围。
——2021年8月1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