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雍和宫(7)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雍和宫之七
今天我们来继续昨天的话题。
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和不求甚解,我对佛教方面的诸多内容无法恰如其分的把握,正因为这样,我只好借助相关一些资料,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阐述。
根据佛教方面的有关资料说,人在死了以后,据说来世有六种“出路”:或为天神,或为人,或为阿修罗,或为畜生,或为饿鬼,或下地狱。
还有,根据《长阿含经》说,人在来世的归宿,主要看在现世时的表现,比如积善德,下等种姓下世可成为上等种姓;再如劣迹斑斑,上等种姓下世也会成为下等种姓,甚至沦入地狱,这一切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雍和宫
而佛教中所说的“六道轮回图”,绘的是一个长爪三眼、形如黑熊的巨大怪物坐在地上,抱着一个大车轮形的圆圈。圆圈的四周,彩绘着各种人物和烧、杀、奸、诈、劫、盗、吃、喝、嫖、赌等恶行劣迹。几股气流将圆轮分成“六道”。
那么,又都是哪“六道”呢?按相关资料所述,“第一道内五色云端中宫阙巍峨,宛若仙境,称‘天道’;第二道内市井社会,平民百姓,称‘人道’;第三道内硝烟四起,有水、火、旱、涝,称‘阿修罗道’;第四道内男女鬼怪,口内生烟,骨瘦如柴,正受严刑拷打,称‘饿鬼道’;第五道内猪狗牛马、鱼介昆虫,称‘畜生道’;第六道内刀山冰谷,火海炼狱,鬼怪在受煎熬,称‘地狱道’”。
此图形象地儆戒世人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达到劝恶从善之目的。
那么佛仓又是指什么呢?据介绍,佛仓意为藏传佛教转世活佛的住所、行馆或府邸。
据说在清代,蒙藏地区的大活佛来到北京,都有一处驻京的行馆。这行馆分为三种,一为“城内本寺佛仓”,即在京城内有其本人一座寺院。像地安门内的松祝寺,是章嘉活佛的本寺院佛仓。二为“城外本寺佛仓”,如德胜门外的后黑寺,是察汗达尔汗活佛的本寺院佛仓。三是“赐居佛仓”,即是其本人在京没有寺院,又因职务关系需长久居住,并且其职务还与雍和宫有关,则会在雍和宫院内或附近赏赐一所院落,据悉,雍和宫的佛仓就属于这种。
短暂的雍和宫之旅,使我很难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其深奥所在,也很难用笔去描绘那出神入化的艺术珍品,更无法叙述那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但我却深深地感悟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明天我们将用叙事诗的手法来进一步呈现关于雍和宫的故事。(注:所有走进北京系列文章的参考资料,将在最后章节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