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优秀法治宣传员李安忠「飘舞的剑」(593辑)
优秀法治宣传员李安忠
织金县司法局供稿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你不知道他是谁,你却知道他为了谁。你不知道他是谁,他却在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浇灌着法治的花朵,他却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法治的土地,他却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当地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司法行政机关在政法系统力量比较薄弱,没有统一正式的制服,在交通网遍布全球,柏油路连接着乡村的旮旯角落,司法所居然还连象征性的小汽车也没有一台。多数人只晓得有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很少有人知道司法局,在乡镇更是很少有人知道司法所。通过他数年如一日的宣传,司法所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三塘镇法治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有所提升,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有所增强,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有所进步,为三塘镇夯实了全民守法的基石,为三塘镇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优越的营商环境。
你看他,正在动员并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宣在线”APP学法用法学习和考试,全镇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参与学法率达90%以上,参与考试率达90%以上,考试合格率达100%。你看他,又在请领导组织集中学法,他奔走于会议室,发放着干部职工的法治宣传读本,全镇干部每年至少参加两次集中学法活动,抓住了学法的关键少数。
你看他,又在开展“12.4”宪法日活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所有干部职工参与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在党委书记的带头下,全镇干部职工向宪法进行集体宣誓,充分彰显了宪法的权威。
你看他,正在辖区内各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还向学生发放《青少年法律读本》。就连号称“三塘的小西藏”,最边远的河头上小学,交通极为不便,他也要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冒着细雨,踏着泥泞,不惧滑倒摔伤,一步一踉跄的走了1个多小时到该校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到该校宣传法律的政法系统工作人员。他的到来,让偏远山区的老师和同学们感到震惊和意外,为山区校园开启了法治的大门,在山区孩子的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你看他,正在利用到校园上法治课的机会,针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中小学生,专门召开法治主题班会。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列举着身边发生的案例,情真意切的话语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博得了学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他的观点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大家都表示要在生活学习之余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带头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好公民。你看他,正在村里拉着横幅参加群众会,把法治的声音传递到乡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期间,他宣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及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参加驻村工作期间,他宣传《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
你看他,正在利用场天,举起大喇叭满街宣传防电信诈骗,打黑除恶,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他将一本本宣传资料送到农民的箩筐里,将一页法治宣传单递群众的手中,将一册册宣传读本和印有法治宣传字样的礼品发放到商户的摊位上。
你看他,挖空心思将法治宣传工作开展到花坡上,利用民俗节日跑花坡之际,将法律法规编成山歌形式,让跳花坡的歌手进行传唱。你看他,刚宣传了《宪法》就宣传《民法典》,接着又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凡是新颁布的法律他都要进行宣传和讲解。
你看他,正在群众家开院坝会,打拢板凳和群众聊天,向群众分发法律读本,给群众讲解法律读本里的知识点。他还利用驻村工作期间挨家挨户的发放法治宣传读本,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的村庄,有的群众说“发书跟我做哪样我不识字”,他则笑着说“你可以拿给识字的看,儿子孙子总有能识字,看得懂的嘛,并且你也可以打电话问我呀”。
你看他,正在利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时候向当事人宣传法律法规,特别是当事人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就会把《民法典》中涉及该案的条款念给当事人听,并进行耐心的解读,当事人犹如醍醐灌顶,主动承担了应尽的义务。通过在调解中宣传,起到了“调解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
你看他,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法律,除了将法律条款发在微信群外,还将自己调解的案件或法律援助的案件写成简报并发到朋友圈,将里面的法律关系提炼凸显出来,让更多的人群受到教育。他就是集法治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十多个“职务”于一身,整天忙里忙外,穿梭于街头巷尾,奔走在田间地头一名普通司法干警,进入司法行政系统以来,他就以身许党,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积极开展着法律宣传工作,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希望我在三塘工作期间,每家每户至少有一本法治宣传读本”,因此每次领取法治宣传读本时,他都是最积极领得最多的,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中,他发放的宣传读本也是最多的。他入职7年以来,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受教育面80000余人次。他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让法治的光芒照射着每一寸土地,他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让法治社会的建设早日实现。他就是,织金县司法局三塘司法所所长李安忠同志。

主编简介:周光彦(飘舞的剑),贵州省织金人,大学法学本科,世界诗歌网金牌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桃花源主流诗刊精华版编辑,绿土地文学编辑,苏研创作群成员作家,多家文学网站法律顾问。
平时爱好写作,在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法制生活报,毕节日报,织金报,中国法律援助网,贵州司法行政网,贵州司法杂志等多家报刊杂志网站发表通迅报道、调研文章、典型案例等1100余篇,在世界诗歌网、中国散文网、贵州作家网、笔若诗歌网《北方诗林》《世纪文化专刊》《乌蒙见证》等多家网站杂志发表诗歌600多首。部分作品被选进《新时代诗歌选》、《中国青年新秀作家》、500多首诗上《都市头条》全部成为精华、其中236首成为热点,被60多个专题收录,出版周光彦都市头条精华热点诗选集《生命的印痕》、三人合著诗选《雨水漫过秋》,作品《农村夏景》荣获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作品《牵牛花的情怀》荣获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银奖;作品《一道亮丽的风景》等五首诗荣获第二期中华经典评选大赛第二名。
